福州寿山石雕的工艺特色与价值传承
发布时间 2014-11-15 浏览 49187 次
东门派主要集中在福州鼓山后屿一带,西门派主要集中在福州洪山一带。据史料记载,到了清朝同治年间,潘玉茂、林谦培继承杨玉璇、周尚均的雕刻手法,各自发展形成了东门、西门两大艺术流派。潘玉茂、林谦培的传人林元珠、林文宝、郑仁蛟、林清卿、黄恒颂、林友清等都继承发展了寿山石雕艺术。林文宝创作的各种印钮千姿百态,自成风格;郑仁蛟吸收其它雕刻的长处,使圆雕人物动物别具一格;林清卿独僻溪径,将中国画融入薄意雕刻,精妙绝伦。总的来说,东门派艺人讲求造型伟岸,善取巧色,刀法矫健,作品玲珑剔透,精巧华丽,雅俗共赏;西门派艺人善于因材施艺,巧掩瑕疵,刀法圆顺,追求传神意韵,作品造型饱含古朴,给人以品味交流的空间。

  通常在一块寿山石上,有红、黑、黄、青等数种颜色,相互交错成自然斑纹。艺匠们根据石块的形状、色泽和纹理进行构思和艺术加工,雕刻成人物、走兽、山水、花鸟、果蔬、海味等陈设欣赏品和印章、文具、烟缸、水盂等实用工艺品。制作时先凿打出粗坯,剥出大体轮廓,然后用手凿深入刻划,最后经修光、磨光、上腊而成。制作一件作品,少则费时几天,大的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由于这些原因,寿山石雕的社会影响面极广,具有“上伴帝王将相,中及文人雅士,下亲庶民百姓”的艺术魅力,深受国内外鉴赏家与收藏家的好评。如今,福州的寿山石雕除了各种类型圆雕及图章外,还与脱胎漆器、象牙雕刻相结合,制成各种屏风、围屏、挂联等,远销北美、西欧及东南亚各国,深受欢迎。

  四、传承意义

  寿山石雕在中国传统玉石文化中占有突出地位,相关雕刻品已成为高雅、精美、凝重和睿智的象征。寿山石雕追求既雕既琢的艺术效果,提倡返璞归真,故以“相石”为重要环节,讲究利用石形石色,巧施技艺,以达到“天工合一”的境界。现在寿山石雕的主要传承人,西门派有林文举、刘爱珠、江依霖、王洧华等,东门派有郭功森、林元康、郭懋介、林炳生、林发述等。

  寿山石为珍稀的石材,其资源管理在近数十年一度处于无序状态,导致开采过甚,给石雕造成了不良影响。目前许多老艺人年事渐高,已无法继续雕刻,而传统的师承关系又遭到破坏,寿山石雕技艺后继无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