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当前我市强力打造“白芽奇兰”品牌,通过多渠道宣传推广、提升产品质量等各种形式,千方百计提高品牌知名度,取得了显著成效。“白芽奇兰”牌茶叶在上海世博会、中国国际茶博会、海峡茶博会等区域性茶事活动中多次成为唯一指定用茶或礼品茶,品牌评估价值达到18.82亿元,居全国20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第13名。
随着“漳州茶”品牌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我市茶产业经济效益逐步凸显。目前,全市有较大规模化茶叶企业180多家,茶叶营销产值80多亿元,占全省四分之一,拥有天福、大闽、哈龙峰、光照人、皇家龙和向荣大芹山茶叶等6家年产值上亿元龙头企业。
茶叶市场日益完善
产业业态不断拓展
专业市场是搞活产品流通,活跃产业经济的重要载体。为推动茶产业持续发展,我市不断加大投入,完善茶叶市场设施配套,建设大型茶叶专业市场。
据悉,我市现有闽南新城、华安茶都、南靖风翔茶都及南靖茶市、平和茶市等5个茶叶市场,年销售本地茶叶1.9万吨,平和县“中国白芽奇兰交易中心”即将竣工投入使用。其中,农业部定点茶叶批发市场新城和华安茶叶市场,年销售本地茶叶分别达到3500多吨和8000吨,交易十分火爆。
除了大型专业茶叶市场,华安、平和、南靖等县也出台扶持政策,大力支持茶企茶农到产区外开设茶店、茶庄及开展电子营销,不断丰富茶叶销售渠道。数据显示,各茶叶主产县在漳州市以外开办茶店、茶庄等达到3200多家(户)。
通过创新经营理念,包装项目、市场运作,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现代茶业,我市茶产业链综合业态更加丰富。2008年以来,我市共建成华安哈龙峰、光照人,平和沁香源、大芹山、南靖土楼嵩山等一批集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标准茶园、现代茶庄园。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我市注重“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相结合,积极推广茶园新套种降香黄檀、金丝楠木等名贵树种13万亩,实现茶叶发展与生态保护“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