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吴爱华:景德镇艺术陶
下一主题:艺术品份额化是一种新
现象八:.香港与内地市场藏家品味的差异
从今年香港与内地拍卖行的成交最高价作品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两边藏家品味的差异。香港今年的最高价继续由常玉、张晓刚、赵无极获得,内地的最高价由陈逸飞、吴冠中与曾梵志夺标。常玉与赵无极这类现代派与抽象风格一直是海外港台华人藏家的喜好,但内地藏家接受度较低;但陈逸飞与吴冠中可是内地市场的常胜军,陈逸飞这类浪漫写实油画,一直是中国企业老板们的最爱;吴冠中因其学术高度以及江南水乡的清雅风格,在内地也有稳定的收藏群体。
现象九:拍卖公司征件难
如果市场好,藏家看好後势,就会惜售。作品是卖一件少一件,越卖越少了。征集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上目前的藏家是以较高的价格买进作品的一批人,如果还没有大获利,不会卖出。所以作品征集的难度比较大。对中小型拍卖公司会是非常大的考验。
现象十:老油画与抽象登上江湖
在今年春拍中,为了找寻下一个轮涨标的,各公司都加大了早期油画家的徵集,早期油画家有望形成市场新热点。如嘉德春拍推出的“20世纪中国早期油画家”专场,集中了中国早期油画家的60多幅作品。北京翰海的“孙佩苍家族收藏徐悲鸿油画珍品”,是平时难得一见的藏品。早期油画行情稳步上扬,靳尚谊1981年作品《塔吉克老人》尺幅虽小,终以132.25万易手,近两倍于低估价;董希文1958年所作《人民音乐家聂耳像》以71.3万被成功竞得。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当代抽象作品已经登上千万元大关。今年苏富比春拍的尤伦斯专场上,丁乙的《十示之90-6》,苏富比的估价是60至70万港币,最后拍到了1746万港币。余友涵作品《抽象1985-4》 成交价为1410万港币,预示抽象的後势可以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