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级的艺术品在任何一个国家都被视同为一个好的资产,而且都是国家财富的象征。但是在中国的法律法规方面,我们有一个空白,没有对艺术品作为投资品的属性、对它的经济属性尤其是金融属性做一个界定。另外艺术品的买卖也没有上升到国家的角度,艺术品除了艺术属性之外没有体现它的经济属性尤其是金融属性。因此,类似国投信托正在大力的推进艺术品的飞龙系列的信托基金,其实就是推进中国艺术品的金融化。
金融机构促进艺术品市场发展
金融机构介入艺术品投资,从投资人方面来说,他们多了一种选择,让市场上的游资能够多一个适当的出口,使它不会对实体经济造成更大的危害。
从整个的国家的文化产业来讲,这种金
融机构介入之后,不仅使文化产业方面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又能够引导拍卖市场、艺术品市场健康的发展。信托公司的出现,使艺术品市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客户,他们不是用自己的固有资金买东西,而是代客理财。机构要求更多的专家的鉴定,更多的来源有序的作品,更理性的一些投资决策,价格等等。所以机构客户的出现,使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包括拍卖市场在内更加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国家应扶持艺术品机构化
我认为艺术品市场金融化大体需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散户市场。这一阶段的交易方式表现为个人或机构在没有专业机构指导下直接购买。
第二阶段是机构化市场。即客户组合投资,通过机构购买。代为理财,投资者的利益只能通过卖掉艺术品后分红实现。
第三个阶段才是艺术品金融化。
第四阶段是艺术品证券化。艺术品证券化目前在西方还没有出现,但如果说这是将来的一个趋势的话,我认为这个阶段有几个标志:艺术品基金的上市,是一个艺术基金上市而不是某一件艺术品上市;一件艺术品上市很容易操作,但一个指数上市是难以操作的。
目前西方国家停留在第三个阶段,而我国艺术品市场还处于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之间。
目前国家当务之急应该扎扎实实把艺术品机构化的相关扶持工作做好,而不是搞艺术品拆分。
对于如何扶持,我有个人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建立艺术品财产登记制度。艺术品其实像其他资产一样,也是国家财富的一种象征,尽管艺术品市场已经活跃了那么多年,但国家没有对艺术品任何定价、记账、登记等做出相关规定,从没有给艺术品一个资产的名分,所以既不能抵押融资,也不能投保,艺术品资产的身份不能得到确认。
建立艺术品鉴定评估诚信体系。艺术品如果作为一种资产,最大的障碍就是如何鉴定和估值。目前艺术品鉴定比较乱,也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机构对艺术品的真假进行评估和鉴别,而这是制约艺术品金融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外,目前我国拍卖企业太多,而单个竞争力不强,政府应该大力推进兼并和重组。拍卖市场一定要设置高门槛
我们应该使艺术品成为金融资产,国家应该扶持金融机构,牢牢把握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定价权。
金融机构应该做好风控
因为艺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风险控制是和其他的商品不同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是一个股权基金,我们所考察的是投资团队,考察它的项目是否有前景,另外还有法人治理结构方面,以及产品未来的销路等等,当然也包括它的现金流。但是作为一件艺术品,最主要它是否是真品还是赝品。股票市场你选择股票,这个公司虽然也有可能造假,至少这个公司是存在的,但是艺术品有可能你就会买一个假东西,如果这个假东西一买可能血本无归的。另外对它的估值和我们传统的实业估值也不一样,我们对一个股权和股票的价格容易判断,对一瓶红酒也好判断,但是对于艺术品,比如这幅画这个瓶子值多少钱,这是非常专业的判断,不是普通人都可以做的,它对专业性要求更高。这是它和普通的产品不一样的地方!
在艺术品鉴定方面,金融机构也是很谨慎的。比如国投信托至少要拿到两个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除了两个机构之外,至少再找三个专家,机构和三个专家之间都是背对背的,以避免相互引导的情况。专家对每一件艺术品都要单独鉴定,两个机构也是一样的。每一个机构里面至少有3个专家,两
个机构就是6个专家,加上直接找来的三个专家,一共9个专家。如果说两个机构加上9个专家最后把这个东西都看走眼了,都把假的看成真的,可能它还真的成真的了。
所以无论从投资的角度,金融市场的角度,还是从整个对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的角度等等,以国投信托为代表的艺术品基金对市场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