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电商:质疑中成长的中国范本
发布时间 2014-11-27 浏览 51575 次
销在目前国内艺术品电商中并不鲜见。截至2013年底,含拍卖公司线上业务的中国艺术品电商不低于2000家,从老牌艺术机构到传媒出版、商业零售等各路投资者都试图从艺术电商中分一杯羹,淘宝拍卖会、苏宁易购、国之美在线等纷纷上马艺术品交易,可见行业竞争是剑拔弩张。商业模式反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资深人士称,一些艺术家也面临巨大压力,同电商签约的艺术家可能正好处于拍卖公司和画廊的盲点,他们年轻并没有什么名气,艺术创作也还不成熟,甚至是刚刚大学毕业,但他们也想要推广,需要生存,而电商则要争取更多低价的艺术品,所以共同的需求让双方走在一起了。据悉,有50多位艺术家涉及哈嘿艺术网的欠款欠画纠纷,事件涉及到的大多数艺术家都生活得并不好,其中不少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或者是年轻的艺术家。而在艺术圈从业多年的在3画廊负责人季晓枫看来,低价营销恰恰跟艺术品交易规律是相反的方向。“电商完全搞错了逻辑,买艺术品的人都希望买到的是值得的作品而不是便宜的作品。在艺术品交易中,买方参与度是最高的,买方对于一件作品的了解,不亚于机构或者画廊老板,大家对作品的信息是对称的而不是不对称,所以用0元起拍等手段实际上不会吸引到真正的买家。”除此之外,国内另外一家知名的艺术品电商“赵涌在线”的创始人赵涌总结了三大难题:“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图片与实物有差距;第二,用户会比较担心在物流过程中破损或者遗失;第三,客比较敏感的是在出价过程当中,出示价格是否是安全,是否被顶价或者作弊。”他认为艺术品物流和存储条件跟不上是艺术品电商面临的最大问题。据了解,国内几大物流公司均不对艺术品报价运输,专业的艺术品物流运输费用则如同天价。在技术和物流上的落后,也制约了中国整个互联网艺术生态的发展。对此季晓枫则认为更应反思商业模式。“总是想模仿别人的模式,照搬过来或者做点改头换面,遇到问题就会很被动。”他认为创造力是国内艺术品电商需要突破的一个最大难题。比如说艺术品电商面临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有几个人想过,又该如何解决根本问题寻求商业模式突破,是这个行业的一个很大弱点。“电商动辄签约几千、上万名艺术家就是一个笑话,因为代理一个艺术家就必须要对作品市场推广进行非常大量的工作,我们画廊做了8年签约七八个艺术家,我觉得人力还是不够。”他认为电商不能去挖掘每个艺术家创作的价值,只是把图片放在网站上来卖,这种指导思想是导致艺术品电商经营困境的一个根源。但也不能说全面否定艺术品互联网交易模式,互联网的功能就在于用有限的资源能够整合全世界范围内相关资源,艺术市场上的运作者比如说美术馆、艺术院校、画廊、艺术家、批评家、策展人等等是一套系统资源。通过大量工作把这些资源有效整合利用起来,让买画的人能够提高信息参与度,充分识别作品的价值,季晓枫觉得这样的互联网交易平台还是值得一做,在未来新型的电商整合巨头出现之前,它能够发展多快还需要耐心。来源:《新楚商》11月刊作者 杨阳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