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端午索”的符号指述意义|端午节的习俗      
发布时间 2014-12-03 浏览 55545 次
序, “纺绩织纴”的生产方式不断模塑着女性的角色形象,端午索正是在这种分工的基础上逐渐成为节日里指述女性社会角色的符号化载体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 端午索的指述意义日臻丰满,发展到后来成为极具家庭关系书写意味的一种节物符号。

    首先,端午索具有禳病祛疾、躲避兵灾的指述意义。

    在古代科技和生存条件极其低下的情况下, 人们对疾病、灾祸等非常恐惧, 因而产生了许多与病祸有关的岁时禁忌。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俗称恶月,多禁”。

    古人视五月为恶月, 万事不吉。在节日里,古代女性制作端午索最根本的动机是祈求家人健康、禳灾祛祸。

    司马迁的《史记·货殖列传》曰:“衡山、九江、江南、豫章、长沙,是南楚也。……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南楚之地湿热多疫,经常从事繁重的农业生产的成年男子染上疾病的机率自然更大。

    因此,“丈夫早夭”成为当时危及家庭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南楚又是端午节的核心影响区域,于是端午索便充当了妻子用于祝福丈夫远离病祸、常保健康的符号载体。

   妇女赠给丈夫的端午索主要有“长命缕”和“辟兵缯”两种形制,长命缕象征着丈夫长寿, 辟兵缯寄托着妇女们希望丈夫能够躲避兵灾和不染瘟疫。端午索的色彩因形制不同而更为丰富多样,并且最具象征意义。

    东汉《风俗通》曰:“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这种“五色丝”是以五种颜色的蚕丝制成“长命缕”、“辟兵缯”等,五色分别为青、赤、白、黑、黄, 代指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古代妇女藉此隐喻丈夫能够五方大吉、处处平安。

d65349be398b896eb1d9b0c38b6c_640_538.jpg


 
 


    其次,端午索指述夫妻恩爱关系。

    端午索的“索”,在《说文·屮部》中作“屮”,糸会意,为草本盛之意。段玉裁曰:“屮糸者,谓以草茎叶纠缭如丝也。”可见端午索最初和一些可以编成绳索形状的草木有关。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 端午节流行采百药以作药浴的节俗,其象征意义也是祛病。端午节这天,妇女们采集一些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草木回来, 除了供全家人洗浴以外, 还把一些柔韧的药草、树枝编为索状,佩带于身,用作祛病消灾的象征物。妻子又将这种端午索赠于丈夫,希望其远离疾病。这种朴素的祝愿所寓含的夫妻恩爱的指述关系,尚处于以禳灾祛病为核心的萌芽阶段。

    后来,端午索更多的是替之以麻、丝、棉等物料。与草木相比,麻、丝、棉制品外观更为精巧,颜色也更加丰富,更能反映女性的心灵手巧, 从而更好地满足古代女性获得丈夫乃至整个社会认可的期待心理。当大量形制精美、寓含和谐吉祥的端午索被妇女们亲手制作出来馈赠丈夫时, 端午索指述夫妻恩爱关系的意义得到了快速发展。至唐代,端午索吉祥欢娱及家庭和谐的指述功能得以进一步加强。

    李白《荆州歌》云:“白帝城边是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荆州麦熟茧成蛾。缲丝忆君头绪多, 拨谷飞鸣奈妾何!”“拨谷飞鸣奈妾何”一句更为直接地说明了五月和女性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拨谷”俗称“布谷鸟”。

    《岁时广记》又载:“布谷脚胫骨, 令人夫妻相爱, 五月五日收带之各一,男左女右,置之水中,自能相随。江东呵为郭公, 北人云拨谷。一名获谷, 似鹞长尾。”这说明布谷脚胫骨也曾是端午节表达夫妻恩爱的节物之一。

    如此,“拨谷鸟”、“端午索”就与妇人的“情思”有了指述关系。只不过到了后来, 在端午节物的流变中, 端午索大多以丝织就,“丝”与“思”谐音, 而布谷脚胫骨毕竟是天然之物,难以获得,其便利性不及端午索,于是“布谷鸟”、“布谷脚胫骨”象征夫妻恩爱的意义便逐渐杂糅融入到端午索这种节物之中。端午索“夫妻恩爱”的指述关系也随之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如契丹族端午节以杂丝结“合欢索”系臂,来祈祷夫妻合美,家庭幸福。


1306826081303_000.jpg



  

    再次,端午索指述母子和谐关系。

    对“五月子”的禁讳规避,呈现出端午索在母子这一异代关系上的指述功能。东汉王充的《论衡·率性》中说“俗有大讳四”。其一便是“讳举正月、五月子”。

    应昭的《风俗通义》:“五月五日生子, 男害父, 女害母。”俗云此日所生之子, 有不祥之兆。据《史记》记载,战国时齐国的孟尝君只因生在5月5,便从小几遭被弃的命运。

    按中国的老迷信,“5”乃是个不吉利的数字,能给人带来灾祸。屈原一心报国却屡遭迫害,眼看山河破碎,又回天无力,于是愤而投江,那天恰好是5月5日。旧社会的人们对“五月子”多加禁讳,在“恶月恶日”里非常重视小孩与父母之间的和谐关系。妇女在端午节里给儿童颈部、手腕、脚腕等部位带上各种形制和色彩的端午索, 用以祈盼母子关系和谐,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五光十色、美伦美奂的端午索记述着中国古代女性的诉说与希冀,寄托着女性对夫妻、尊长、子女等和谐家庭关系的渴盼,也正是这个原因, 端午索作为人们心灵之间友爱和谐的神秘纽带,在历史上以一种极具广泛影响力的节物形式而存在。


W020130621550700240142.jpg

端午索 端午节的习俗



1  2  3  4  5  6  7  8 
上一主题:阆 中
下一主题:独具特色的老鼠嫁女习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民俗文化|中秋节的诗句
介绍凉山彝族的婚姻习俗
独具特色的老鼠嫁女习俗[图文]
重阳节的起源与风俗|重阳节的来
解读“端午索”的符号指述意义|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