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天文历法|傣族风俗
发布时间 2014-12-03 浏览 52978 次
,至第二年六月为一周年,由于闰年和闰月,年节在六月的哪一天不固定,有时也可能延至七月。
傣历年节要过三天或四天,第一天为除夕,是即将过去的一年的最后一天,第三天或第四天为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其余的一天或两天既不属旧的一年,也不属新的一年。傣历有闰年,也有闰月,平年十二个月,单数月为大月,每月三十天;双数月为小月,每月二十九天,一年共三百五十四天。
每隔三至六年闰年一次,固定在八月,这年八月为三十天。闰月是两年或三年一闰,十九年七闰,固定闰九月,是三十天,这一年又称双九月。傣历的一月称登景,二月称登甘。傣历是按月亮的圆缺周期为一个月的。
因此,每个月的日序和汉族农历的日序基本一致。傣历还把每个月的上半月的每天依次叫做月上一日,月上二日……;把下半月的每天依次叫做月下一日、月下二日……。十五日月亮圆称登柄,月末一日称登达。
傣族一月为四周,每周有七天或八天的计日法。傣历和农历一样,用干支纪年和纪日;不过傣族十二地支所代表的对象和汉族不完全相同,如“子”不以表鼠而代表大象,“辰”不代表龙,而代表蛟或大蛇。
傣族根据当地气温特点,把一年分为三个季节,傣历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实际上一年明显地只分旱季和雨季。德宏、耿马、新平、元江等地,主要使用汉族的农历。
傣族风俗 天文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