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清中期 沧浪亭图挂屏
下一主题:明 套色巧雕卧狗
准确把握字画作者在市场上的“炎凉”态势字画市场上作品的价格往往受作者的市场表现影响很大。往往某字画作者受到市场的认可并得到投资者追捧,他的作品价格必然稳步上扬。作者的知名度越大,市场对其作品的接受程度就会越高,投资价值也就会更强。价格的变化,既是投资价值的反映,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投资走向的重要参照指标。另外,还要了解和考察作品的市场成交量状况。具体地说,当某位字画作者的作品出现了价升量增的迹象,应该是投资入市的好时机。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时机的把握,更要注意整体把握和基本趋势的把握,寓时于势中,是为上策。
选准时机逢低吸纳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一些书画大师的作品价格相当低廉,如齐白石的作品每平方尺至多不过10元,老舍曾为了资助齐白石而花5元钱买了他的一个扇面;张大千的作品卖100元一幅;徐悲鸿的《松鹰图》1961年售价仅为230元,这在当时已是很高的价格了;傅抱石一幅画的最高标价为80元。至上世纪80年代初,这些大师的作品也没升到较高价位。齐白石的作品在香港市场上不过5万港元。可是,从80年代后期开始,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企业和个人经济实力增强和社会观念的改变,中国书画中凡个性强、技艺精湛的名家作品,其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而日益显现出来。在我国香港、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名家作品价格如脱缰野马,一路飞升,一般都在几十万、上百万的价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