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义上来讲,是为了弘扬和宣传推广香文化,在公众面前进行带有表演艺术的行香方式。狭义上讲,个人通过听香,可以调心养性,强身健体。
国内目前唯一具备认证能力的就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职业培训证书。卢先生本人也于2014年1月通过了岗位培训考试。另外,现在民间也有很多像卢先生一样的爱香、识香之士正在积极地宣传和推广香道文化,这也与我们亚洲沉香文化协会目前正在进行的,对香道养生和药香养生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不谋而合。
卢先生继续说道,“香文化,生于中国。在古代多为皇宫贵族、后宫佳丽、达官巨富用来养生、怡情之用。到了唐宋,由于文人雅士的参与,增加了很多品香的方式,其中就有一种“隔火煎香”,即香道。与当时的“品茗”、“挂画”、“插花”并称为“四般闲事”,随即传入日本。在中国香文化沉寂的两百多年里,香道这种用香方式在日本却被继承、演变、规范到了“雅道”级别,与茶道、花道并称为“三雅道”。在香文化复苏的今天,我们甚至不得不再从日本“引渡”一些我们失传的精华,以拾起属于我们自己的雅事。听香(注:闻香的另一种说法)主要的流程其实也不难,基本上有固定的形式。一套香道用具(“炉瓶三事”:香碳、瑞灰、银页等),按一定的次序、手法,理灰、埋碳、笼灰、打香筋、放银叶(隔片),然后把上品的沉香切成屑,放在隔片上让炭火慢煎。完成上述步骤后,即可听香了。香也有好几个层次,头香、本香、尾香以次悉闻。
其实,看上去不是很难,但是,对各方面要求却十分高。比如环境,必须要清净别致,古朴典雅。器具要精美,香道师要动作娴熟,和环境融为一体。听香的同时还可伴有赏古、挂画、插花、抚琴等。这对香道师的历史知识、美学品味以及肢体、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十分高的要求。所以我们在培训的时候也很注重这些方面。比如为了更好地完成香道动作流程,我们会引入一些瑜伽的教程,训练学员身体的柔软度和平衡感。开设插花的课程,培养学员美学情操。还会推荐学员看一些古代经典著作,关于宗教、中医方面的书籍。虽然目前我们所做的离真正意义上的香道师还有些差距,但是我认为我们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并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后记
(对卢华先生的采访还没有结束,请感兴趣的朋友继续关注下一期)
备注:卢先生的培训常年招生中,想详细了解的朋友请加微信(haoyunruchao),或拨打400-037-4037咨询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