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山石雕刻技法----链雕
发布时间 2014-12-26 浏览 49778 次
1955年开始创作的群鸡题材作品《鸡笼罩》,是寿山石镂雕的经典之作。他用一块寿山石材雕了一个鸡笼,然后将刀伸进鸡笼小小的空格里,利用原石又雕了一只栩栩如生的鸡。此作1957年晋京参展,轰动一时,196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福建厅陈列,全国美协副主席华君武前往观看,赞赏之余,当场为其改名为《求偶鸡》。该作现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所收藏。

链雕是用一块石材镂空雕刻出一整条活动石链的雕法。该法源于玉雕,却比玉雕更难,因为石质不比玉质坚韧,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链断石破。

寿山石的链雕源于清初。现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御宝《田黄三连章》就是例证。乾隆《田黄三连章》由整块田黄雕成,三条活动的石链连接三颗印章。石链一环扣一环,每一环皆活动自如,巧夺天工。

新中国成立以来,链雕的表现技法日臻完善,有时一件作品中,链环多达数百圈。如前面提过的“东门派”名师林廷良,费时三年多,用一块40多斤重的高山石雕刻成了著名的《九宝连环章》,268个直径仅有黄豆大小的圆圈连结着9枚图章,链条之多,链环之细,前所未见,令人叹为观止。

链雕对石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必须经过严格挑选、鉴定。一般情况下,质细性坚、纯而无格的寿山石比较合适。在相石构思时,也要特别精心细致。首先要安排好链条的位置,使链条巧妙避过裂纹与砂格。在雕刻时,链条可与其它景物同时打坯,但不能急于穿孔脱环,必须等待作品修光完成之后,再慢慢进行脱环。

脱环是一项非常精细的工作,难度极高。先用小型钻具小心翼翼地顺着每环的内廓并排钻孔,每孔之间略留距离,然后再用特制的小链刀或针钻,谨慎按序,一一脱环。为了防止己脱链环遭受破损,每完成一环后,还要用“可回性打样膏”加以固定,待整条链环刻成后,再将胶合的部分用温水泡浸,慢慢脱落。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