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著名古瓷鉴定专家雷从云认为,清代是中国古陶瓷工艺的最高水准大发展的时期,特别是“清三代”为代表的中国古陶瓷工艺已被世界认可,也就是说,“清三代”官窑瓷器的价格得到国际认可。
正是这些价值连城的精品让世界级投资收藏家为之瞩目。中国国际资本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孙飞博士说,由于“清三代”官窑瓷器独有的稀缺性、艺术性、完美性,原本估价并不高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以5.5亿元人民币在伦敦成交,此天价纪录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拍卖市场重要的前瞻信息,引发全球富豪与金融资本投资“清三代”官窑艺术品的热潮。
北京收藏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收藏家说,在股市不振、房市收紧的大环境下,古董文玩备受关注,炙手可热,这与资本竞逐稀缺资源有关。在今后十几二十年内,中国经济持续繁荣,已成各方共识。流动性资本进入资源性稀缺的古董文玩领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由此形成的市场热度将伴随中国经济的持久繁荣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二者如影随形,这是经济规律,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此一情形同西方国家相比,尚处于初级阶段。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副会长于今说,中央政府在“十一?五”计划规划各级政府要建博物馆博物馆,但实际上,地方所建的一大部分博物馆,投入非常大,动辄几千万甚至几亿元,但是,博物馆里的文物非常少。于今说,从文物保护角度出发,为避免文物再次流失海外,此次拍卖应采取定向拍卖方式。于今呼吁,全国各省市人均GDP排名靠前省市博物馆都应该大规模进场,参与竞拍,像鄂尔多斯、深圳、东莞、江阴、晋江、吴江等地都既有很好的机会,也有很好的条件。于今认为,这次拍卖的很多精品的标价比国际价格都要低很多。
致力于未来学研究的知名文化学者方利臣先生认为:全球范围的对中国古董文玩的巨大兴趣,就其本质而言,是对中国文化复兴的深层次关注。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和东方文明的了解应该说还处于极其初级的阶段。在此意义上说,古董文玩领域掀起热潮,也正是有利于西方国家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的一大契机。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崛起的巨大助力。
对此,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古瓷鉴定专家孙学海先生说:“几十年来,不少精致的文物流失海外。遇到国宝不清楚,把真品判定为赝品,是造成国宝
外流的重大因为。现实上是为文物走私出境开拓了‘绿色通道’。文物判定界人士,只有尽快放下‘民间没有珍品’的误判,抬高对史册文物的认识和判定程度,我国的文物走私才有望得到有效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