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谋划策,积极当好政府参谋助手
为了让更多的茶农受益,他撰写了一份长达54页的调研报告《发展缙云茶叶产业的再认识》,引起缙云县委县政府的关注,为缙云县大力实施茶叶提升工程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2008年3月,白堃元被缙云县政府聘为茶叶产业发展顾问。在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支持下,他组织有关专家编制《缙云县茶叶产业规划(2008-2015年)》、形成全国第一个乡镇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三溪乡茶叶产业发展规划》,举办全国第一期茶叶加工培训,有近500人获得国家级茶叶加工(评茶员)合格证。创建的“仙都笋峰”茶,成为上海世博会欧盟馆官方用茶,品牌价值达到3.08亿元;创制的缙云黄茶获国家级评比特等奖,省农博会金奖。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则是白堃元奋斗的另一块阵地。受浙江省委省政府、省经济合作办委托,他从1997年至今对青川县进行对口帮扶,他不畏艰苦,甚至在5·12大地震中仍坚持到底。依托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优势,青川县茶园面积从1万多亩增加到现在的10万亩,产量从528吨增加到3200吨,产值从4890万元提高到31400万元。青川县从无名小县变成国家级重点产茶县,青川绿茶已注册成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坚持如一,成为茶农一辈子的朋友
近年来,白堃元同志一年中有1/3的时间奉献给了缙云,还有100多天,则奔波在浙江对口支援四川省广元市的田间地头。无数个日日夜夜,他风雨兼程,伴着日月晚睡早起,从不言苦、从不叫累,始终如一。他亲自实地查看茶园,跑遍了缙云县的16个乡镇,足迹遍布5万亩茶园。他为茶农垫付设备费用累计达10万多元,自掏腰包为茶农购置茶叶图书。他常说,“是茶农给予我启发,促使我思考、推动我工作,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最好的老师”。面对艰苦的住宿条件,他从不抱怨,即使有心脏早搏、糖尿病,他也从不声张。他的这种奉献精神和热情执着的工作态度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和称赞,与茶农成为了一辈子的朋友,茶农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白”。
以农业科技促进茶业发展,进而带动茶农致富,这是白堃元同志坚守的信念,也是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追求,其坚守所蕴成的茶香香飘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