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玉器概述
发布时间 2015-01-31 浏览 49757 次
祭器)如良渚文化的玉宗、三叉型器,也有部分象形的玉器如红山文化的玉龙、玉猪等,应是作为族群的图腾而制作的。此一时期的玉器并不完全是由现代意义所指的玉石所制作的,它可以是玉,也可以仅仅是漂亮一点的石头,如与变质大理石矿共生的透闪石原矿。及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时代,在中国主流文化区域内已再难见到玉工具了,代之而来出现的是大量的玉冥器、玉配饰如商代妇好幕出土的玉龙、玉风、玉鹤。此时已广泛采用软玉来制作器物了。

及至到了青铜时代的全盛时期,也就是周早期,由于受到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的冲击,玉器已不能像在原始社会那样,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继续占主流或垄断地位了。但它在美身、祭祀、礼仪、殓葬方面仍发挥着重要作用。商代妇好墓的玉器分为礼器、仪仗、工具、用具、装饰、艺术品以及杂品等七类,反映出当时玉器的用途甚广、地位至尊的历史面貌。其中肖生玉器占很大份量。尤其是妇好墓还出土了红山文化的玉勾形器及石家河文化的玉凤,这说明收藏古玉已经是古人的一种文化生活。西周时期,玉文化沿着殷商的轨迹发展,在佩饰上出现了新变化。如:串饰形式多样,长度加大,贵族玉佩多以璜为主件,杂以珠管,也有以多种形式的玉片配以管珠制成。西周玉器中玉璜甚多,说明西周时期盛行玉佩。这是因为在西周“君子比德于玉”。《诗》云:“言念君子,温如其玉。”此时玉文化的沉淀已大大超过玉的自然属性,使玉成为君子的化身,人们赋于玉以德行化、人格化的内涵,将其从神权、玉权的控制下解脱出来。

总体上看,中国史前玉器特别是晚期玉器的时代风格及艺术手法继承原始社会玉器的成果而又有所发展。此时的玉器制作通常采取夸大局部、不求形似、突出神韵的象征主义手法。富于装饰性、观赏性的俏色玉鳖的出现,说明崇尚自然、追求真实的写实手法仍在成长。另外治玉工具也从石砣机进化为青铜砣机。工具的进步使经其加工的玉器线条具有流畅婉转的韵律感。晚期时玉器的时代风格渐趋统一,是此期玉文化的重要特色。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