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未都说“玉”:如何鉴玉 假玉是如何制造的
发布时间 2015-02-07 浏览 52920 次
烂了。在高压下,可以很容易地作伪。比如,颜色可以很快地吃进玉里面。

我们常在玉器界听到一个词叫“提油”,是指做出玉的皮色。

到底“提油”怎么做呢?本来是一块没有颜色的籽玉,要做上皮色。过去说西北的山里有一种草,叫虹光草。用这种草的草汁浸泡籽玉,然后用火烤制,就叫提油。书上还有记载,说是用“乌木屑煨之”。煨,就是用火慢慢烤。用乌木屑煨,就是“提黑”;用红木屑煨,就是“提红”。这些说起来也叫提油。那么相对于用虹光草的方法,这些算新提油。今天新提油的方法五花八门,非常多,各种招儿都能让颜色染得非常像。但染的毕竟是染的,你化妆出来的脸色再好,跟自然的脸色还是有区别。我看见北京潘家园就有很多人手里拎着白玉,上面带大块大块的黄色,那全是提过油的。你要吓唬他,除了说“油炸鬼”,还能用一句话:“你这提了油了吧!”

玉的天然缺陷

玉是一种天然物质,必然会带有天然缺陷。第一,是绺。绺就是裂,绺裂。中国文人都比较酸,玩古董的时候,会把古董上所有的缺陷都尽可能地避免明说。玉器裂了,叫绺;瓷器裂了,叫璺。我们有一句老话叫“打破砂锅璺(问)到底”,就是这么来的。这个璺,指的是大的裂纹。象牙裂了,叫笑。过去老说:这象牙不错,就是笑得太厉害。意思就是裂得太厉害了。

玉有一种很独特的杂质,叫絮,指玉里含有的絮状的东西。不是每块玉都能看得清楚,最好的羊脂白玉里根本看不出絮状物质来。但如果你能在玉里看出絮状物,你就踏实了,证明板上钉钉这是块玉。如果你看见里头有一个大气泡,那瞎了,这是块玻璃!

再有就是棉。棉,单指水晶中的杂质。水晶也是玉的一种。水晶里的棉也非常难分辨,是丝绺状的物质。等级越低的水晶杂质越多,看得清楚;等级越高的水晶越纯净,跟玻璃一样,肉眼看不出来。如果能看见棉,一定是水晶;看不出来的时候,你就要小心,那可能是一块透明玻璃。 (本文来源:新闻午报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