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一克值千金 三招识破假籽骗局
发布时间 2015-02-17 浏览 51153 次
我强调一点:大型的东西不要收,因为籽料中大块玉料少,即便是籽料也不好搬运安放,将来转卖的成本高,不易脱手,最要命的是这类东西没法把玩,完全丧失了人与玉沟通的乐趣。

  记者:人们目前普遍认可的和田玉当数羊脂玉,因此一些商家也大打“羊脂”牌吸引藏家,于是满城尽是羊脂玉,乱套了。

 张广天:这是商人的阴谋之一:俄罗斯料自上世纪入境以来,因其色泽明显白于和田玉,商人便在“白”上做文章——比质比不过,就比色,于是大肆宣传“羊脂玉”概念,弄得大家非白不买,非白不藏。同时,某些鉴定机构又助纣为虐,在鉴定书上明显地给俄罗斯料和青海料标明“羊脂玉”或“羊脂白玉”字样,混淆视听,搅乱市场。

  记者:上期“博雅”提到:“富贵玉中求,籽料更难寻。”的确如此,玉器店里假货横行不说,某些大商场也在明目张胆地出售冒充籽料的鹅卵石,且几百元一克,那么藏家通过什么渠道才能得到放心的籽料呢?

 张广天:因为和田玉目前很难依靠鉴定机构辨真伪,这就使买方失掉了有依据的保障。我的建议是:一、多学习,积累经验,向老藏家多讨教;二、多看,缓买,少买;三、到口碑好的店里去买,比如北京古玩城的玉龙堂就是从来不卖假货的。


 

 羊脂玉籽料成交价:49,500,000 拍卖日期:2006年12月9日 拍卖公司:北京嘉信

 买玉不比买菜,讨价还价的经济头脑是没用的。玉是唯一一种为读书人准备的商品,你没积累、没文化,纵然有千金万银也是买不到真玉的。

  记者:有人认产地,于是千里迢迢奔往新疆和田去买籽料,你认为这种淘玉方式可取吗?

  张广天:按理说去产地买东西是可靠的。但大大坏了良心的玉商不少,他们利用人们的这种心态,往往在产地兜售假货。我们看见,和田地区和新疆乌鲁木齐的玉器店里,充斥着大量的俄罗斯料和青海料,卖者多说是和田玉。且真玉的价格反而比北京、上海卖得贵,这也是天下奇事。

  说玉:价格超过翡翠是必然

  记者:籽料虽然“发烧”,可并不是全国性的,因为玉文化有着很强的区域性, “南方人爱翡翠,北方人爱软玉”的市场格局持续已久,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张广天:这种格局主要体现在南方人爱翡翠,很难说北方人就爱白玉:翡翠在北方市场的知名度还是比白玉高。只是在南方有些地方,人们恐怕对和田玉闻所未闻。

  我们只能说,因为历史的原因,尤其是因为清末之后,翡翠“盗用”了玉的品牌,才使得白玉的知名度不够。现在,正是还白玉清白的历史机遇。我们有责任让普通民众知道,七千年的玉文化核心就是和田玉的籽料,而翡翠是资源稀缺时的代用品。目前,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个问题——北京、上海、台北等地比较明显,籽料市场越来越火爆,其他地区在不久的将来也会跟进。

   无良商人“比德如欲”,权威专家戳穿“玉谋”

  因为和田玉具有其他艺术品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所以深受藏家喜爱、追捧。据说,好的籽料往往在开采现场就被人买走了,因此导致出现在市场上的真品、上品少之又少。于是,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商人不是“比德如玉”,而是“比德如欲”,大肆造假,忽悠得藏家眼花缭乱,找不着北。这里,国内外资格最老的专家蒋有儒就常见的几种造假方式进行了剖析,帮助藏家识破假籽料。

  鱼目混珠坑骗藏家,造滚磨料以假乱真

 这种假籽料的造假方法是一些不法商人将俄罗斯玉、青海玉与和田玉中的山料、山流水切割成卵状,放到滚筒机(搅拌机)中与砂石混合滚成籽玉的样子。这种假籽料充斥当下玉器市场,让不少藏家交了大量的学费。

 钻法律空子坑藏家

 把俄罗斯玉、青海玉等归类到和田玉的范畴中,按和田玉的价格出售。蒋先生认为,这是合法造假,因为国家标准是将透闪石归于和田玉中——这就为很多造假人提供了最有力的保护伞。

 渲染皮色高价出售

 将山料滚成籽玉的样子,或将有明显毛病或是没皮色的籽玉通过化学药品浸泡、染色,做出带颜色的皮,以遮盖玉本身的瑕疵,从而高价销售。这是不法商人借崇皮之风大盛之机而进行的一种非法造假行为。

 三招识破假籽骗局

 直接观察玉料

 无论造假的手段多么高明,其产品——假籽料的质地、颜色等都不如天然籽料那么细腻、柔和滋润,没有那么鲜活,没那么有灵性和亲和力。使用这招的前提是多看、多上手——籽料看得多、玩得多了,感觉自然就来了。

 寻找“细微毛孔”

 真正的和田籽料,无论多么细腻,它的表面都会有无数细密的小孔,特像人皮肤上的“细微毛孔”。籽料的这一特征用10倍左右的放大镜能清楚地看到。而人工滚磨的籽料尽管与真籽料的形制极其相似,但其表面相当光滑、亮丽且有一道道擦痕,更没有“细微毛孔”。用寻找“细微毛孔”法来鉴别真假籽料最有效。

 开水烫掉假皮

  假皮色浮于表面,颜色虽然鲜艳,但无过渡的自然层次感,鲜艳刺眼,看起来不舒服,且显得干涩,没有滋润感觉。需要强调的是:造假皮的部位都在玉质比较疏松的地方,因为只有这些地方才能进色。这种皮色用开水一烫就容易掉色变淡。而天然的籽料皮色呈亚光,观之回味无穷。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