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寿山石雕刻史源
下一主题:原始时代的石器和骨、
林清卿的薄意特色在于能“因材施艺,巧掩暇疵”、“利用石病,反见自然”;而在题材上又无所不及,无所不精,花鸟、山水、人物、鱼虫应有尽有;内容上则多取脍炙人口的民间传说、历史故事、古典文学情节;章法上繁简有致,格局清新。他还从实践中总结了一套“掩拙扬俏”的处理斑驳瑕疵的经验:“刻当相石。凡不色俏,则宜花卉;凡石呈裂痕。宜山水,以尽石势。下刀之先,心开一境,以尽画意诗情。”时至今日,中外收藏家仍喜高价收藏林清卿的薄意作品,从观赏中获得美妙的不可言传的艺术享受。
继林清卿之后,“西门派”有王炎拴、王雷庭,“东门派”有林友清、林寿煁父子,都精干薄意雕刻。唯林氏父子的薄意风格与“西门派”迥异。其用刀尖利,画面层叠,意境纵深。自美术院校毕业加盟寿山石雕后,融东门、西门两派技艺为一体,使薄意构思新颖,神情毕肖。青年雕刻家林文举既有家学渊源,国画基础深厚,又私淑于林清卿,潜心研究,得林法真谛,鸟竹薄意尤见其长。在画面上,用书法补白得心应手,曾出版《林文举薄意艺术》专集。女雕刻家刘爱珠毕业于艺校,又师从于王雷庭,也得林清卿薄意真传,并创薄意人物造像,为世人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