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造假——挖款
发布时间 2015-03-05 浏览 50155 次
说是很容易的事,但该画却挖得如此草率。

刮款的方法是用干烘见焦的锯末置于有款、印处以去湿气,再用利刀刃与尖刀将款与印轻轻刮去。功夫好者,只见字掉而不伤纸面,但有时墨已渗入纸中,须将纸刮掉一层。若印鉴有油,始终去不掉,刮掉一层的纸质已薄,需从它处取而补之。高手补者,光照亦不易看出。刮后若不补,见白处用色全之使色泽统一,但反光却容易看出。

洗款的方法多用于不太破旧的绢本及熟制纸书画,作伪者多用皂角水蒙之款处使墨浸透,浸数次后,用利刷将款印洗去。见白起毛处以浓度极高白芨汤过之,同时全色,使不起毛且发光与它处一致。

载款的方法多用于原款印靠边者,与修复同时进行。连款带画一起裁去使成无款画,或根据画面可裁割为数幅无款画,然后再添款。此法亦可归于“后添款”。

原款被挖掉之后,在原处添上另外的款识,或者说在其他可落款处添上款识,关键是添款的墨色难以与本画相一致,一般添款皆浮于表面,不能渗入纸绢中,但高手以高度酒将画面浸过,也可相对渗入,但完全一致是不可能的,这就构成了添款书画的特点。

凡是改款的书画,总是离不开添款,但是所添的名家之款与本书画的笔墨特点势必不能一致,有的会相距很大;如果所添名家与本书画的年代相距甚远,那就会又出现一个时代气息问题,这个问题是任何人也克服不掉的。

有的添款书画要钤盖印鉴,而钤盖的印鉴如果说是以旧改旧,识别的难度相对要大一些;如果是以新改旧,则一目了然。但是旧改旧,如果有引首章的还会出现一个问题,即将引首章也一并裁挖的特点而容易鉴别;如果不裁挖引首章,势必与后钤之名章有所区别,则更容易鉴别。

随着时间的推移,能改动的旧书画逐渐减少了;又随着科技印刷术的发展,由石印发展为珂罗版印、木雕版水、彩色胶印、电分制版复印、二玄社特技复制等。这些高级复制品便成了书画造假挖款、添款的好底本。现代宣纸彩印画的质量都较高,与原作近似,只要稍稍做旧,装裱起来就是一幅旧画。如果再施一点造假手段,就会糊弄不少人。以上看到的这幅挖款、添款的宣纸彩印画就是一个典型例证。但不同的是,这一彩印画的挖款更深一层,其肯綮在于制假者采用的心理战术,其思路是:既然能有这样大量的又便宜又实惠的彩色胶印画作为挖款底本,但又有点心虚,不踏实,怕很容易被识破,于是就施用了四道手法。

一是挖款时故意不到位,露出破绽,把看画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被挖款的地方;

二是添款也故意不到位,叫看画人看出是添款来;

三是在原画面上再复笔画一层;

四是使整个画面来个统一做旧处理。

这样一步一步地将看画人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该画是被挖款、添款而成的小名头真迹上。其真正的企图是为了达到按小名头的真迹卖掉的目的。因为那个时代的小名家的真迹则要比现在大名家的印刷品价位高的多。制假人的思路是:反正彩印画有的是,只要按小名家的真迹卖出一幅,利润就不小。从该幅造假画的成色判断,制假人是赚小钱的,大约也是出自河南地区。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