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深圳礼品家居展“原创
下一主题:海南文化艺术博览会在
其中,浙江元素也不少。陈洪绶、蓝瑛是明代浙派的代表性人物,此外,乾隆间吴门画家郁希范的22开的册页《西湖胜景图册》,讲述了晋代书圣王羲之爱鹅故事的陈洪绶《右军拢鹅图》等作品,熟悉的景致、耳熟能详的故事,相信会让观众产生共鸣。
明清书画在中国书画发展史上占据着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流派纷呈,名家辈出,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总体而言承续了唐宋元的风格体貌,摹古与开拓并驱,以地理区域划分,形成了多个绘画流派。明初承宋制,重设画院,追踵“南宋四家”的旧绪,赵原、边文进、林良、吕纪等受命宫廷,创立“院画”派系。戴进、吴伟易苍劲水墨树起“浙派”旗帜。嘉靖以后,以沈周、文征明为代表另辟“吴门画派”,振兴文人艺术,靡然成风,称为明代书画之圭臬。董其昌、陈继儒、赵左寓禅理于画史,创“南北宗”论,后来形成了松江、华亭派。蓝瑛师浙派再开“武林派”门庭。徐渭、陈淳号称“青藤白阳”。
明季变革,隐逸之风盛行。陈老莲、崔子忠等画家追摹汉唐,静穆古雅,怪诞讥世。而矫矫不群者无过于“四僧”石涛、八大山人、髡残和弘仁,他们遁迹空门,追求悲愤苍凉画风。又有“清六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引领清初艺坛,左右时风,被时人目为“正统”。清代中叶,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继承明遗民的抗争精神,孤高自傲,崇尚大写意,画风与宫廷正统拉开距离,开启了清季民国野逸画风的序幕。
明清绘画谱写了古代书画史上传统艺术的璀璨光泽,同时也被视为开拓近现代书画艺术格局的基石。其影响一直延续到现在,此次展览是对明清绘画流派的一次梳理。
“我们要做的不仅仅是交流,更希望展览既能让普通观众感兴趣,又能给当代的艺术家以借鉴。”斯舜威表示。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