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玉
“新玉”是民国以来所制玉器的总称,也称“现代玉”。民国时期,玉的制作承袭清代风格,间或有一些适合西方人口味的制品。制玉机构也均为民办小作坊,所制之玉时代特征极不明显。1949年以后,尤其是50年代后期,形成规模生产,从而使我国的玉加工行业发生重大变化,形成把写真、玲珑、工巧摆在首位的现代玉器雕像风格,制作出大量有经济价值而又做工精巧的玉雕制品。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及与海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快,收藏古玉渐成时尚,从而促进现在仿古玉生产的发展。
玉雕人物
玉人是直接反映人类自身形象和面貌的作品,无论是神化了的人物还是现实中的人物,都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玉人指单个的人物造型,如全身形象、半身形象、人首、人面等,也指其他器物中作为图案的人物纹。玉人除可用来装饰外,有些也具有祭祀、辟邪的功用。
新石器时代及商代玉人
新石器时代玉人佩着重刻划人物的大眼、大鼻、大嘴;线条简单,均无眉毛的刻划,额与眼的分界不明显,眼睛多为橄榄形和圆形,皆以单阴线刻划纹饰。玉人上均有穿孔,位置不一,孔是用于佩带时系绳用的。从制作工艺上看,已出现切割技法,雕琢有平雕、圆雕、透雕;纹饰中阴线与阳线都已出现。
圆雕人物形玉器始见于商代。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商代晚期玉人可视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商代玉人常见面部下凹,高颧骨,大眼、大鼻,大嘴突出,相反鼻梁下塌,嘴唇很厚并上翻;眼睛多数为“臣”字眼,还有橄榄形眼、椭圆形眼,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前额窄小突出,这是其他年代所没有的。多跪式,双手放在双腿上。人物雕有素身裸体形象的奴隶,也有衣着华丽、用阴阳纹线组成衣纹、腰间束带的奴隶主形象。发型以短发为主,即白头顶向四周下垂剪齐,这是商代流行的一种发式,还有的在头上戴圆箍形(左支右页),(左支右页)前连着卷形冠。
商代还有一种扁平玉雕,呈扁片状,做成璜形。这是当时盛行的一种佩饰,上饰一头带高冠、身体蜷缩的整身人物纹。另外还有一种形式是在璜形器上只雕一人头,除了眼、眉与外,其他部位都不明显,完全是一些图案纹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