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潜龙
我国上古文化,根据古代历史资料的记载,崇尚庶物的时期,便有伏羲时代的用龙作标记,以龙名官,号称龙师;神农时代的用火纪官的标记,号称火帝;黄帝时代的用云纪官的标记等等。自黄帝以后,才逐渐转进于天文星象与人事的观念上。但这种庶物的崇尚,却不同于其他无文化根底的野蛮民族,只用它作 图腾 (Totom),盲目崇拜而已。所以不能和 图腾 混为一谈。而且中国上古所谓的龙,也并非就是后来发现的 恐龙 一类,更不是蛇的一类,所以也不可与 恐龙 混淆不清。而且与印度文化中龙的观念,也不相同。上古文化观念中的龙,究竟如何,到现在为止,还很难说。总之,由上古的传统,对于龙的观念,它是类似三栖的生物,它对于水、陆、空,所谓实质的天体,与抽象的天,都可以适应。 变化莫测,隐现无常 ,便是龙的德性。因此,本卦 乾卦初爻的爻辞,就用潜龙来作表示。
这包括三种意义:
(1)《周易》的学术思想,是根据伏羲开始画八卦的文化思想而来,以龙作为乾卦的表示,正是代表由上古以来,伏羲开始画卦的精神。
(2)《易经》的八卦与八八六十四卦,乃至三百八十四爻的变化,都是代表宇宙物理与人事变化不定的道理。龙的德性, 变化莫测,隐现无常 ,正合于《易经》原理 变动不居 的象征。
(3)龙,已经是代表了只可以想象,不可以捉摸的状况,何况潜伏未动的龙,它的不可预测的情形,就更难想象了。因此,表示本卦 乾卦初爻的德性,便采用潜龙来做代表。
(三)总之,乾卦,与乾卦的六爻,它本身并非就是限定的代表了龙,实际上,只是用龙来表示乾卦,与乾卦六爻 变动不居 的德性与作用。这点需要特别注意,不然,就会有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的谬误了。《周易》经文所著乾卦初爻的原文, 初九,潜龙勿用 ,这两句文言,是专指对于乾卦初爻的象征而言。
乾卦虽然是所有六十四卦的首卦,它的初爻,又是乾卦的第一位,应该便是最好的开始才对,为什么又说它是 勿用 呢?简单地说,这也有内外两重意义:
(1)外在的意义,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开始根元,当它在隐藏潜伏的时候,是无法表现出它的功用与成效的。例如一个生物,或一个人,在静止的状态中,毫无动向的时期;一颗植物的种子,正在开始埋向土里的时期,谁能断定它将来的成果和变化呢?所以 潜龙勿用 的 勿 字,是代表了 不可用 、 不必用 、 不能用 等的意义。换言之,如果用它来推测占卜人事,它便是表示 不要用 ,或 不要去用 ,与 不能用 ,或 不能去用 等的意义。
(2)内在的意义,如果对本卦或本身来说,一个潜伏未经发生动向的事物,它犹如龙的隐藏蛰伏在那里,那么,它的功用与效果,永远存在于未可知、不可量的价值之中。所以 勿用 二字,含有劝勉 不可用 的意思。总之:这句文言的重心要特别注意这个四面八方不落定位的 勿 字,便可抓住研究《易经》的要点了。如果死板地来研读《易经》,那就违反了《易经》本身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