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家具和内蒙古家具赏析
发布时间 2015-05-04 浏览 51422 次
居的生活印记,那种丰厚的历史感总让人感动。

  有一次,我在一具蒙式柜里看到柜膛里裱糊着从账本上撕下来的红线格子纸,虽然泛黄了,墨迹却乌亮如昨,写着“黑羔皮30张、白羔皮50张”之类,一行行,一字字,记载着那个年月的信息。

  七八年前,我到过内蒙古的希拉穆仁草原,在那里留意过当地居民的室内陈设,一般来说都是大红大绿的新家具。蒙古包内的小柜子也散发着浓郁的民族气息,只是在草原深处,生活条件还比较差的土坯房里,有不少家具是用泥抹出来的,然后在表面糊了报纸。当地人说,像绘彩描金的蒙式柜这样的大家伙过去是王爷家里用的。

  同济大学教师、亨利古典家具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凯丰对蒙式家具进行了一番小手术,在柜子的两边开两扇小门,在柜子内加一块搁块,便于现代人使用;因为蒙式柜总在柜面以翻盖的形式开启的。但由于王凯丰用的是旧木料,故而保持了老旧的感觉。这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艺术的尊重。我认同他的做法。

西藏柜 西藏柜

  蒙式家具除了定居所需的柜子、箱子、桌子等家具外,还有一部分出行家具,这是半农耕半游牧生活决定的。这种出行家具一般都可折叠,关节处镶包金属,增加牢度和韧性。比如有一种桌子,折起来成了一块木板。还有一种小凳子,折起来后体积很小,携带非常方便。还有一种箱子,可以放在马背上,为了出行时让人看见,箱面上的绘彩就安排在箱子侧面,一旦定居后放在蒙古包里,这些图案反而不明显了。

蒙式家具与藏式家具一样,由于材质较差,髹漆成了一种主要的装饰手段,故而存世的漆器居多。并且,为了给比较单调的生活增添色彩,髹漆非常鲜艳,图案也很夸张,还有少量描金的纹饰,显示出贵族阶层的富贵相。

  在上海虹许路京古斋的库房里,老板郭先生还让我见识一张蒙式供桌,它通体贴着金灿灿的金箔,虽然极少雕凿,但总体感觉就是华贵至极,因为四条桌腿就是四条马腿的变形,非常浪漫优美的变形,充满了想象力。我在这张供桌前惊叹了很长时间,仿佛听到了蒙古族马队雷鸣般的突击声。

  在上海老家具商店里还可以看到少量来自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省份的家具,它们或多或少留下了西藏与蒙古家具的印记,但比较粗糙简单,其中的精品也是值得收藏的。

  西藏家具和内蒙古家具由于它们的装饰风格和独特造型,放在现代家居中,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效果,与现代化的家电和软装饰构成别样的风景。它们以直率的色彩和图案,给城市生活以烈酒般的刺激。如果我们在这些家具上面搁一把来自西藏的满身油垢并有点点小凹坑的紫铜奶茶壶,还有黑黜黜的皮囊壶,再点上一盏酥油灯,或者在墙上挂一个羚羊头角,灯光荧荧的感觉中就会聚集起有关西藏与内蒙古的经验,即使你没有到过那里,以往的阅读经验也会提供一个美丽的想象蓝本。因为这些来自远方的家具,此刻在你眼中复活了。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