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教你辨家具木材(二)
发布时间 2015-05-05 浏览 51254 次
地。据《博物要览》记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向明视之,闪烁可爱。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水楠色清而木质甚松,如水杨,惟可做桌、凳之类。《古玩指南》载:“楠木为常绿乔木产于黔蜀诸山,高十余丈,叶为长椭圆形。经冬不凋,花淡绿色,实紫黑。其材坚密,芳香,色赤者坚,白者脆”。

  《群芳谱》载:“楠生南方,故又作‘南’,黔蜀诸山尤多。其树童童若幢盖,枝叶森秀不相,若相避。然叶似豫樟,大如牛耳,一头尖,经岁不凋,新陈相换。花赤黄色,实似丁香,色青,不可食。干甚端伟,高十余丈,粗者数十围。气甚芬芳,纹理细致,性坚,耐居水中。子赤者材坚,子白者材脆。年深向阳者结成旋纹为“骰柏楠”。

  《格物总论》还有“石楠”一名,石楠叶如枇杷,有小剌,凌冬不凋,春生白花秋结细红实,人多移植屋宇间,阴翳可爱,不透日气”。

晚明谢在杭《五杂俎》提到:“楠木生楚蜀者,深山穷谷不知年岁,百丈之干,半埋沙土,故截以为棺,谓之沙板。佳板解之中有纹理,坚如铁石。试之者,以署月做盒,盛生肉经数宿启之,色不变也”。传说这种木材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南方人用作棺木或牌匾。至于传世的楠木家具,则如《博物要览》中所说,多用水楠制成。

  明代宫殿及重要建筑,其栋梁必用楠木。因其材大质坚且不易糟朽。以故明代采办楠木的官吏络绎于途。清代康熙初年,也曾派官员往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采办过楠木,由于耗资过多,康熙皇帝以此举太奢,劳民伤财,无裨国事,遂改用满州黄松。故而如今北京的古建筑楠木与黄松大体参半。世俗都取楠木为美观,至有于杂木之外另包一层楠木的。至于日用家具,楠木最占少数,原因是其外观终究不如其它硬木华丽。

  榉木

  榉木,也可写作“椐木”或“木”。明代方以智《通雅》又名“灵寿木”。我国江苏、浙江产此木。榉木属榆科,落叶乔木,高数丈,树皮坚硬,灰褐色,有粗皱纹和小突起,其老木树皮似鳞片而剥落。叶互生,为广披针形或长卵形而尖。有锯齿,叶质稍薄。春日开淡黄色小花,单性,雌雄同株。花后结小果实,稍呈三角形。木材纹理直,材质坚致耐久。花纹美丽而有光泽。为珍贵木材,可供建筑及器物用材。

据《中国树木分类学》载榉木产于江浙者为大叶榉,别名“榉榆”或“大叶榆”。其老龄而木材带赤色者,特名为“血榉”。有的榉木有天然美丽的大花纹。色彩酷似花梨木。榉木之名多见于南方,北方无此木种,而称此木为“南榆”。它虽算不上硬木类,但在明清两代传统家具中使用极广,至今仍有大量实物传世。这类榉木家具多为明式风格,其造型及制作手法与黄花梨等硬木基本相同。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乌木

  乌木属柿科杆物,又作“巫木”。晋崔豹《古今注》载:“乌木出交州,色黑有纹,亦谓之“乌文木”。《诸蕃志》卷下称“乌木”。明代黄省曾〈西洋朝贡典录〉时又称“乌梨木”。乌木为常驻绿亚乔木,产于海南、南番、云南等地。叶长椭圆形而平滑,花单性,淡黄,雌雄同株。其木坚实如铁,老者纯黑色,光亮如漆,可为器用。人多誉为珍木。

  乌木并非一种,《南越笔记》载:“乌木,琼州诸岛所产,土人折为箸,行用甚广。志称出海南,一名‘角乌’。色纯黑,甚脆。有曰茶乌者,自卫番泊来,质甚坚,置水则沉。其它类乌木者甚多,皆可作几杖。置水不沉则非也”。明末方以智《通雅》乌木为“焦木”。“焦木,今乌木也”。注曰:“木生水中黑而光。其坚若铁”。可见乌木可分数种,木质也不一样,有沉水与不沉水之别。

  还有一与乌木相类似的“栌木”,檀萃《滇海虞衡志》说:“乌木与栌木为一类。吴都分栌木与文木而二之,谓文木材密致,无理,色黑如水牛角。日南有之,即如王会所谓夷用焦木也。《一统志》所载滇之北胜元江俱出乌木,恐或是栌。真乌木当出海南,今俗镶烟管用乌木,或訾之曰此栌木管。想与乌皆黑色木名,以坚脆分耳”。以上所说栌木与文木俱为黑色,只是坚脆不同。而现行各大词书中有关栌木的解释却都说是黄色,名曰“黄栌”。也可单称“栌”。因其外皮为黄色,属漆树科,落叶乔木。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说:“黄栌生商洛山谷,蜀川亦有之,叶圆木黄,可染黄色”。日本习惯把野漆树称为“黄栌”,也有称“染山红”的,有叶大叶小,叶圆叶长之分。从颜色上看,它与黑色木质的“栌”差别甚大,估计这两种栌不是同一树种。

1  2  3  4  5  6  7  8  9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