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情怀收藏家 打造农耕文化博物馆(组图)
发布时间 2015-05-21 浏览 50202 次
以走进古物的内心世界,跟那个器物所处的时代对话。我也意识到,除了赚钱,古董对你自己的意义、对社会的意义,还有很多。”吴国先说道,他萌生了搞收藏的想法。

  “很多人都劝我不要做,要受穷。但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不要名气、不要发财,就做喜欢的事情。”吴国先分析一下,每个收藏家都有自己的关注领域,钱币、字画、瓷器等。作为农村子弟他敏锐地发现以上都是文人雅士的器物,中国几千年农耕文化,好像都没人去关注。“我是下地干活儿的农民,更容易和农耕器物产生感情。就这么敲定了收藏主题。”

  十多年下来,吴国先的博物馆,也有了一些镇馆之宝。“这个清代的元丰源号豆瓣盛器,已经是孤品。虽然郫县豆瓣已经是国家级非遗,但对它的历史渊源—以陈氏家族为核心,迁移到川的福建客家人文化,还没有很好的梳理。现在仅能凭借这些文物凭吊、想象一下了。”

  民俗博物馆兼做文化产品

  十余年来,民俗博物馆除了藏品越来越多,在当地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前不久还举办过一场亲子活动。几十名小朋友和家长从成都赶来,专门参观以前的农耕器具。“钱不多,场地有限,所以展品都是场景式陈列,没有放在玻璃橱柜里,孩子动动这儿、摸摸那儿,反而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红光镇几公里之外的安龙镇还有欢乐农场,吴国先希望能形成游学环线,博物馆和农场都可以作为环线上的驿站。

  还让吴国先看重的是博物馆作为社区文化沙龙的功能延伸。“一进大门就是原汁原味的传统川西坝子,左邻右舍喜欢在这儿做四川人最喜欢的消遣—喝茶摆龙门。”为了照顾村里的留守老人,吴国先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喝茶免费。一位80多岁的驼背婆婆,最喜欢下午到这儿散步,还美其名曰“我来逛公园啦。”

  郫县花木老板多,聚到一起无非是聊生意、赚钱。看到他们聊无可聊时,吴国先就拿起手里的茶碗跟他们讲起古代的器物之美。“以前的盖碗茶,茶盖、茶杯、茶托应该是同等重量,拿在手里持重、稳当,喝起茶时,心也是静的;现在的茶具轻飘飘的,比重不对,是因为做茶具的人对于用它的人没有了恭敬心。老东西为啥值钱,那是因为它讲究得多,讲究是因为对人体贴呢。”在吴国先的感染下,老板群兴起了古玩热,纷纷把家里的老东西拿来,互相切磋学习,有的还义务捐献给博物馆。

  下一步,吴国先希望开发出对人有体贴之心的茶具产品。“之前做了几百个舀水的竹筜筜,30块一个都卖完啦。可见这类用原始的生态材料做的东西,很受欢迎。希望能通过开发文博服务和文化产品,达到以文养文的目的,这样,私人博物馆才能走得更长远。” 粉丝点赞:

  长期在博物馆做义工的秦老板:我做花卉盆景,在吴馆长的鼓励下,开发了石头底座的盆栽,虽然搬起来很沉,但是有浓浓的田园风味,懂它的一定会喜欢它。通过吴馆长,获得很多正能量,做生意不光为挣钱,有了兴趣爱好,才不会觉得心累。

  冯氏宗亲副会长:自己经常来,也带孩子、孙儿来,他们还小,如果不好好引导,以后对传统文化的隔阂也许会越来越深。所以这个民俗博物馆很有必要,让他们耳濡目染,知道祖先是怎么一步步走过来的。

  作者:吴平

作者 吴平

1  2  3  4  5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