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道茶的营运之道
发布时间 2010-03-30 浏览 50936 次

  犹如一只只的小舢板,无序地驶向波翻浪涌的大海洋,后果可想而知。

  两件事让十堰茶商眼睛一亮。

  去年4月,西北地区经贸洽谈会在西安举行,十堰众多茶商蜂拥而来,大都所获不丰,但当八仙观茶厂亮出“武当道茶”品牌,立时引来媒体跟踪采访,客商洽谈应接不暇。

  2006年,采花毛尖被省政府命名为“湖北名茶第一品牌”,五峰县大大小小茶商,聚集在采花毛尖旗下,整合资源,品牌影响力放大,经营格局随之一新。

  两件事促成十堰茶商一个共识:走整合之路,打武当品牌。

  2009年9月,经相关部门批准,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宣告成立。十堰地区最重要的5家茶厂——龙王垭、梅子贡、圣水、八仙观、阿里山,组成联合舰队。

  作为协会的公共品牌,武当道茶将引领十堰茶农全新的产业之路。

  茶借山扬名 农与文联姻

  自古道,深山云雾出好茶。

  风光旖旎的八百里武当,层峦叠嶂,云遮雾掩。海拔600—1200米的高坡上,逶迤盘桓的片片茶林,吸天地之灵气,吮百花之芬芳,将一丝丝回味隽永的栗香撒向人间。

  然而,缕缕茶香,其蕴涵岂止于山水精灵!

  2007年7月,十堰茶艺表演队应邀赴东南亚演出,途经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异国他乡,当屏幕上腾起武当云雾,琵琶声引来秦巴山泉,伴着动若流水的太极套路,海外侨胞品味杯中的武当道茶,一种感情的依托、文化的认同,便全然融化在这一片清香之中了。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源于道家,道家钟爱道茶。产自道教圣地的这一杯清茶,其实传承着中华民族同根同源的血脉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集武当风云和秦巴百草于一身,融道教底蕴和养身功能于一体,武当道茶作为一种品牌,它既是山水的化身,更是文化的使者。

  中国茶叶界,名茶与名山素有不解之缘。黄山毛峰、庐山云雾、五夷山大红袍,无不是以山命茶。

  茶借山扬名,农与文联姻。武当道茶的品牌营运,可说是深知茶中三味。

  让特色更特 让优势更优

  3月中旬,记者驱车竹溪,沿山涧驶上海拔1000多米的龙王垭茶厂。沿途,只见云在脚下走,雾在林间游,一株株白梅山杏绽放在绿树丛中。

  走进茶园,脚下被厚厚的木屑碎草鼓动着。龙王垭公司总经理郭承君介绍,这里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是经过欧盟认证的有机茶园。

  十堰山区,属南北气候过渡带,昼夜温差大,漫射时间长,年均降雨量和土壤PH值都十分适宜茶树生长和有机物质的形成。加之武当的游云荡雾飞瀑、秦巴的百草百花百药,更酿就了十堰茶叶高香、醇厚、有机的特质。因此,十堰主要茶产区,分别被国家命名为“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和“中国有机绿茶之乡”。

  改革开放以来,茶叶生产一直是十堰的特色产业。目前,该市经认证的有机茶面积已达3.5万亩,示范辐射30多万亩。经一代代茶农精心培育,生产企业不断改进工艺,几家主要茶商除保持高香、有机的特质,还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如龙峰箭茶形态优美、梅子贡茶清新味长,圣水茶口感醇厚,武当功夫茶回味隽永。

  有鉴于此,武当道茶采取双品牌运作模式。5家企业以“武当道茶”品牌为主商标,企业原有品牌为次商标,实行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标志、统一对外宣传,分企分季经营。

  一个全新的业态走进茶市。

  山乃茶之基 市乃业之脉

  作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武当道茶面世,社会广为关注。

  开年,省政府将其与福娃稻米、奥星油脂等,列为全省农业产业化五大示范工程;省农业厅拨出专项资金350万元,扶持品牌建设;省发改委将国际武当道茶城建设列入全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扶持资金600万元。

  作为武当道茶的经营者,更为注重的是基地建设和市场开拓。

  去年秋冬两季,十堰各地把茶产业发展列为重中之重,全市新开发茶叶基地3万亩,改造低效茶园2.2万亩,茶叶基地面积达到46万亩。

  与此同时,协会一面组织武当道茶的产品包装设计论证会,请来上海知名设计公司,提高包装的品位和档次;一面组织茶商参展广交会、中博会、西洽会及上海国际茶博会,提高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茶产业发展,基础在山上,命脉在市场。抓住这两头,武当道茶定将畅行天下。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