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也藏地雷,谁还敢卖龙井?
发布时间 2015-06-03 浏览 49420 次
法院判处赔偿四万元,而且都不乏“冤枉”之处———没有恶意侵权的主观,只是不知道“西湖龙井”已经被注册为地理标示商标。作为旁观者,我尊重法院的判决,也尊重“西湖龙井”商标的所有者。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对无心踩了地雷的广州相关茶叶商家表示同情。至于钓鱼式的侵权取证,我表示鄙视。

  从现实的角度看,作为商品的茶叶一向有用地名做商品名———而不是商标———标称交易的习惯。看看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都匀毛尖,六安瓜片,君山银针,信阳毛尖,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祁门红茶。全部都是用地名来命名的。十大排名之外的就更多了,如果每只茶叶都这样玩,那么中国的茶叶市场必定狼烟四起,名茶们也不用辛辛苦苦种茶制茶卖茶了,注册一个商标,漫天撒网,钓鱼取证,告上法庭,索赔,财源滚滚。而卖茶叶的商家也会提心吊胆,不定哪天就踩到地雷了。

  中国茶叶从商品靠约定俗成、商标混乱到逐步规范,置于知识产权的保护之下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但是这种玩法只能让人们对这个进步过程产生极为消极的感受。就这个案例而言,我也不知道对于官司的胜利者而言,得失之间孰多孰少?龙井在广州的市场本来就极为有限,根本不是主流品种,从今往后,谁还敢卖龙井?谁卖谁傻。以商标为武器,以钓鱼取证来执法,一次割禾,之后市场寸草不长,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非常古老的字眼:善。经商是必须要有善意的。无论是买还是卖,这就是俗话说的和气生财。知识产权保护固然是知识产权所有者的法律权利,对于恶意侵权者当然要死磕到底,但是对于无心冒犯的,劝谕警告已经足够。这事官司已了,行情已了。我们放长眼来看。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