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处于“进行时”,什么时候泡沫挤干,什么时候市场才可能在夯实底部的前提下,真正回调向暖。收藏市场的“底色”是什么?“调整”一词,原本只是对行情下跌或在低谷徘徊的一种“美其名曰”。但是,从2015年春拍我们可以看到,艺术品市场在这一轮的调整行情中,的确“暗流涌动”,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结构性调整”,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是收藏取向、价值标准的变化。一方面,前几年重复交易、创下高价的那些拍品不敢投放市场,或者调低底价上拍仍遭冷遇;另一方面,资源稀缺的古代书画、文化信息含量丰富的名家书法、近现代的一些精品“生货”,以及瓷杂部分的文人雅玩,却成为行情下滑过程中的“中流砥柱”,而与“金石”概念相关的一些板块,则在不断地逆势上扬。嘉德春拍的古代书画部分共有八件作品过千万元成交。其中,明代郑重的《江山胜览图》以4600万元成交拔得头筹,原因即在于郑重作品市场流通量很少,而此件作品堪称精妙与宏大并举。该作品竞价极为激烈,1000万元后仍有四位买家反复争夺,甚至出现跳级竞价。成交价排在第二金农隶书《华山庙碑》,在金农传世的多件《华山庙碑》作品中最具承上启下意义,幅式最巨,气魄最大,上世纪90年代以48万元拍出,沉淀20年之后重现市场,拍前定为估价待询,最后以4025万元创艺术家个人拍卖最高纪录。另外,明代杨慎行书残本《禹碑考证》卷也以2012.5万元成交,显示出藏家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充分认识。已故学者常任侠一生庋藏的86件丹青墨宝,多为名人学者与名家圣手的精品佳构,以专场的形式在嘉德上拍,虽然没有太多重量级的拍品,然而“一角小楼画语温”这样的标题揭示出主人与艺术品之间的深厚情缘,也得到新一代收藏者的青睐,最终总成交率达到99%。另外,“一粟山房”在古代书画收藏方面持续耕耘梳理,已经成为藏界认可的一个“品牌”,2015年春拍专场是“一粟山房”在嘉德的第14个古代书画专场,精选56件历代作品,无论名头大小,皆赏心悦目,文气沛然,且估价合理,也取得98%的成交率。收藏本是风雅之事,而之前快速发展的中国艺术品市场被“投资工具”和“礼品经济”两大“引擎”所绑定,已经偏离了收藏的本义。这一轮由行情调整带来的“结构性调整”,终于让收藏市场露出了原来的“底色”,这“底色”就是文化传承与审美欣赏。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