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具的发展过程中,明代文人最热衷参与设计和进行理论的总结,他们无疑对这一时代的椅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画家文徵明在椅背上题文刻字:“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煮苦茗啜之,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笔迹画卷纵观之。”还有一代大家董其昌也在官帽椅上题文“公退之睱,披鹤氅衣,带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这些江南文人雅士把自己的情感记录在椅背上,增加了椅子的艺术内涵,也成了明代江南文人参与椅子的设计和制作的明证。
明清交替期间,满清统治者依然使用大批明代官员,吸收汉族文化,家具的制作依然承传明代已经成熟的制度和风格,并在康熙、雍正两朝间把明式家具推上了无比辉煌的艺术境界。因此,明式家具及明式椅子的基本概念,从时间上说应该是明代到清前期的康熙、雍正以及乾隆早期的三百多年间。
用现在的眼光来欣赏明式椅子,我们会感受到以简朴的点线构成的十分耐看的立体效果,椅子已经具备了雕塑最基本的多维空间,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明式椅子也是成功的雕塑作品。
坐在明式椅子上你会惊奇地发现,用坚硬的木材制作的椅子处处让你感受到温和、体贴。座面承托臀部和大腿,靠背护着你的腰,扶手以支撑上身,连双脚也由脚踏衬垫。明式椅子遵循力学原理,不同的部位分别承担身体重量,按人体结构合理设计椅子各部位的结构,体现了以人为本求实的制作理念。
椅子作为与人接触最密切、最能体现人的地位和品性的家具,从来都是工匠们精心打造的对象,倾注了设计者的匠心,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最精粹的理念。每一件优秀的明式椅子,其线条、体积、虚实对应都体现了至善至美的艺术匠心,其气、其势、其意、其神都达到了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神奇境界。
明式椅子是文人雅士和工匠共同创作的结果,或者工匠本人也是富有文化修养的能工巧匠,惟此,才能创造出如此不朽的艺术品。明式椅子追求表现人体本身坐在椅子上的美好形象和充满理想的自信和自尊的意境,椅子成了完善人的品性和人格的重要手段。明式椅子以其前所未有的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为这一历史时期的文人雅士留下了流芳千古的高风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