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明清民间椅子(下)
发布时间 2015-06-19 浏览 49985 次
移到雕饰上时,简洁、明快、舒畅等明式椅子风格就自然渐渐失落了。重功能、巧装饰的明式品质被重装饰、轻功能的清式时尚所取代,变得繁华绚丽,充满富贵气息。清式椅子的基本框架依然有前朝式样,但适合人体结构的曲线已不再准确,靠背也变得不舒适,椅背上增加了分段并且满背雕饰人物、花鸟、山水等内容,券口也镂雕精致,角牙也开始花哨,犹如建筑上的牛腿承托,椅子被装饰得繁花似锦。

椅子的品种,出现了中堂太师椅这种壮实厚重的样式,改变了扶手、搭脑的传统式样,把木格子攒接在靠背、搭脑和扶手的总体构造上,用线条营造椅子座面上半部分,座下则出现了束腰,使椅子上下分明。

同时,椅子使用的范围迅速扩大,种类空前增多,内房有小姐椅,孩童有孩童椅,店堂有钱柜椅,内急有马桶椅,椅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嘉道年间,江南社会经济开始走向衰落,但乾隆盛世的遗风仍在,清式椅子的风格更明显,更具体,椅背雕刻复杂,似乎是一件精致的屏风,牙角和牙板镂空甚至着彩,犹如华丽的神堂,已经彻底脱离了明式椅子的意气和风范。

同治以后,大清帝国经过近百年的衰落,元气已经丧失,经济走向下坡,椅子也已无力维持繁缛精致的雕饰,取而代之的是粗俗不堪的另一种简单。这种椅子既无明式神韵,又无清式华美,基本脱离了对美的追求,完全是拙劣的模仿。这种低俗的椅子制作在清末至民国初年,存世较多,不在本文讨论之中。

明清椅子经历了前后两个鼎盛期:前者是呈现简洁、精练、素雅、舒适、轻便等优点和品性的经典时代,即被世人珍视为明式家具的时代,这种风格从形成到成熟经历了从明代至清早期三百多年的漫长时间;后者是乾隆晚期以后厚重、庄严、富丽华美的风格时期,这是社会进入另一个繁华时期后的新的风格和时尚。但好景不长,自乾隆晚期到同光间的近百年内形成并迅速衰落。明式椅子体现的是士大夫的文秀、高洁之美,而清式椅子表现了更广泛社会民众的民俗之风,至今这种“俗”已经经历了二百年历史,又演变成俗尽雅来的另一番美了。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