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红木文化漫谈:重材质
下一主题:黄花梨贵比黄金钻石
笔者在展馆内注意到,许多标价上百万的古典家具都标着明代珍品、清代紫檀家具等,但大多数收藏者或商家都拿不出权威的鉴定证明。现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老法师介绍,真正的元、明、清代古董家具在市场上已非常少了。展馆现场一些标着元代、明代的古董家具,其实都是仿古家具。而中国收藏家协会家具收藏委员会秘书长张绍武则强调,市场上高价售卖的古董家具,通常都应经过权威机构的鉴定。
在展会的古董馆里,不少只有二三十年历史的家具也混在古董家具中展出。笔者看到有几款颜色较深、感觉陈旧的家具,当向商家询问是否为古董家具时,商家只是含糊地表示,有一定年代了。而笔者再详细追问时,商家才坦言只是近年制作的家具,但材质很名贵,因此报价上万元。笔者注意到,一些商家或收藏者在介绍家具时,往往有意模糊其年代,或者干脆称“大约有一二百年历史”。
“做旧”家具以假乱真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做旧”是古典家具中最常见的一种作假方法,主要是用烧碱水浸泡,或用化学药剂等把家具涂黑,还有的则干脆把家具的表面磨破,使其看上去显得十分陈旧,外观十分逼真。有的“做旧”法甚至能以假乱真,骗过一些专家的眼光。
朱长岭告诉笔者,除了把家具变得陈旧外,还有人用楸木、进口热带木材等来仿制古董家具,然后再用色蜡改变家具表面的颜色,使其看上去年代较久、并显得更加名贵。为此,他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古典家具前,应了解有关古董家具的基本知识,咨询业内专家;在购买时必须看清合同上关于家具的详细信息,包括材质、产地、年代等。
尽管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古董家具的标准,但笔者获悉,新修订的“红木家具标准”初稿日前已出炉,并进入了专家讨论的阶段,标准中也涵盖了古董家具中的红木家具。该标准出台后,将在一定程度上扭转古董家具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