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堂”“洪宪年制”“洪宪御制”款的,实际上都是葆昌(或托他的名)为袁世凯制的瓷器。此人原是袁世凯的管家,在袁准备登基当皇帝的时候,曾模仿古代皇帝烧制官窑瓷器的先例,派他到景德镇前清官窑厂烧制的先例,派他到景德镇前清官窑厂烧制瓷器。它本人对瓷器兴趣很大,所以工作比较负责,使得自乾隆以后官窑器质量每况愈下的情况几乎来了个回光返照,烧出了一批质量相当好的完全可媲美于官窑的所谓“居仁堂制”瓷器(袁世凯当时居住办公都在中南海居仁堂)和款识为“洪宪年制”“洪宪御制”的瓷器,这批瓷器基本上都是粉彩器,件件造型规整,胎釉洁白,彩质纯净,绘画精美,几可与真正的雍、乾官窑的粉彩瓷器一争高低。据说当时一共只烧制了6000件。由于烧制时间非常短,数量又不多,所以流传到社会上的这批瓷器就非常稀少,当时亦非常珍贵。现在拍卖会上如有这种瓷器出现,一般的都会引起注意。但奇怪的是,这段历史虽然离现在并不长,100年都不到,但却众说绘纭,究其因,可能和郭葆昌本人语焉不详有关。总的来说,这段时间比较精细的一些粉彩瓷有人就说是郭葆昌制的,价钱一般可以卖到几万甚至几十万元。 还有一种,就是“静远堂制”款的,现在各种资料都说是当年(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大总统徐世昌定制的,也相当精美,现在价钱起码也是几万元。但根据笔者看到的资料,实情并非如此。郭葆昌当年不仅烧制和收藏瓷器,而且,收藏古代的书法名画,着名的乾隆皇帝收藏的3件书法稀世珍品(即三希堂法贴)中的两件,即《中秋贴》、《伯远贴》都落在他的手里。解放前夕由其子带到了香港。后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派人接洽,以35万元港币(当时是天价)购回大陆,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郭当年印了一本他的藏画名录,书名为《觯斋书画录》,觯斋是郭的号。此书当时是请徐世昌作的序。序曰:“觯斋精鉴别古今名人书画,虽然收藏未富,而考订皆精确。其于宋元以来制瓷,考证尤精慎。其督九江关时,仿造康、乾年间器皿,几可乱真。余曩在京师,见所制有‘静远堂’款识者,亦为当时所准许。近百年来,考办瓷者,世无其匹。”“静远堂”瓷器也是郭葆昌所制,而不是徐世昌定制,徐世昌只是在北京见到过这种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