椅子门类有望成热点
无论是在展览上,还是在拍卖中,椅子都成为了“主角”,这也预示着在今年的古典家具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这一门类。椅子作为与人接触最密切、最能体现人的地位和品性的家具,历来都是工匠们精心打造的对象,倾注了设计者的匠心。明代椅子虽然简单,但是用坚硬的木材制作的椅子处处让人感到温和、体贴,这点从2004年北京翰海秋拍推出的明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两件)中可见一斑。此官帽椅尽显明式家具的简洁美,估价50万至70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81.5万元。值得注意的是,类似的一对官帽椅在1995年中国嘉德秋拍时的成交价仅为44万元。
与明式椅子有所不同的是,清代椅子以种类繁多、做工精细、雕饰精美而著称。同为四出头官帽椅,清代的刻工就比明代的更加细致。在1995年中国嘉德的春拍上,清中期紫檀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估价7万至9万元,成交价为11万元,上浮雕花卉,搭脑的样式较为新颖,充分体现出清代椅子非常注重装饰和结构,它的一些雕花栩栩如生,而结构的搭配也比较巧妙。
随着椅子在明清家具拍卖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市场上也出现了不少以次充好的现象。除了要当心赝品之外,还要谨防旧物修复,最常见的实例是把一把椅子改成一对椅子,即用不同椅子的零残配件,拼凑成一个新的椅子。因此,当你准备到拍卖会上去淘把椅子的时,还需多留一个心眼。
冷门品种值得重点关注
在近年的古典家具收藏投资中,许多人往往会关注大件,如四件柜、屏风等等。但是对于像椅子等冷门品种却视而不见。此次椅子门类的崛起,使得我们需要对其他的冷门也重点关注。
与一般的艺术品相比,家具不仅也具有保值增值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实用价值,特别是一些小型明清家具还能把玩。在不久前京城举行的迎春拍卖会上,清代的紫檀小几,估价8000元至1.2万元,成交价达到了4.62万元。从拍卖市场来看,目前成交价格最高的是清早期的黑漆小几,在2003年中国嘉德的秋拍上,估价仅为1.5万至2.5万元,成交价则达到了17.6万元。小几表面黑漆无纹,通身则有断纹,造型优雅而古趣。
除了小几之外,插屏与挂屏也是拍卖市场上的“黑马”,像在近期海外的一场中国艺术品拍卖会上,一个72厘米高、112厘米宽的乾隆年间富有描绘广州开埠风光的象牙雕刻插屏,估价80万至120万元,成交价却达到了469.25万元。著名家具收藏家马未都1982年花1600元买了一件四扇钧瓷挂屏。到了1996年北京翰海的春拍上,类似挂屏的成交价已经达到了2.64万元,再到2004年北京华辰的拍卖会上,成交价已经超过了10万元。在2004年云南典藏春拍上,一件明成化青花会昌五老图瓷板插屏,成交价达到了140.8万元,其在2003年伦敦伯罕斯(Bonhams)的拍卖会上的成交价不到60万元。而最初卖家在1981年的买入价则不到10万元,巨大的升值潜力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