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明式官帽椅
发布时间 2010-04-03 浏览 49844 次
时扶手和椅背部两根立柱的榫头点上移了寸许,形成扶手后高前低之势,更适合于坐者双手的支放。

  “官帽椅”起源于魏晋,在敦煌285窟西魏时期的壁画上就已出现这种椅子的造型,当时都是神的坐具。到了五代时期,南唐画家王其翰《勘书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坐椅已和明式官帽椅造型基本一致了。

  明代以后,由于经济的繁荣和崇尚理学,有一大批文人热衷于玩赏、收藏,并参与了家具的设计。他们追求“简约、神逸”和“天然、幽雅”,对各类器具的制作工艺要求一丝不苟,但反对一味地雕凿和漆绘。“官帽椅”优雅简洁的造型十分符合这种思想,成了他们精神寄托的首选。明代中后期,由于南洋高级木料源源不断地输入,使这种框架式造型的椅子有了雄厚的原料保证,最终使“官帽椅”成了明式家具中最具典型的代表。

  在收藏各类官帽椅时,首先必须注意椅子整体的造型和时代气息:明式官帽椅造型简洁呈S形,比例恰当流畅,做工圆润挺括,和人体接触的部位及腿脚处多有包浆和磨损,椅子的反背通常有厚重的灰漆,这些都是鉴定的要点。另外要重视的是用材和做工。明式“官帽椅”多用各类硬木制作,此外榉木、楠木等贵重木料也是普遍使用的材质。苏(州)、松(江)地区自古就是优质木材——榉木产地,明代又是文人雅士会聚之地,手工业一直处于全国的前沿,因此,苏作“官帽椅”时代气息纯正,做工用料讲究,是收藏的好题材。清代乾隆以后,新创制的各种注重陈设功能的扶手椅,虽然从尺寸和大体造型中能看出它们和“南官帽椅”之间的继承关系,但从根本上来说已经改变了明代那种浓浓的书卷气。民国以后仍能看见各类仿明式“官帽椅”的制作,只是造型和工艺显得粗糙和笨拙在整体气息和灰漆包浆上漏洞百出,与真正的明式“官帽椅”不可同日而语。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