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珠宝玉器行业可预见的
下一主题:太原琉璃 泥水炼出珠
最后,“乾隆工”的名气为其加分。中华民族的玉文化,至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玉文化经历了汉代的黄金时代和明朝的兴盛时期,于清代达到了巅峰。在雕刻方面,无论是对于玉材的裁度认识,还是纹理的利用,都能以形取状、以色呈彩,位置、形态配合得浑然天成,恰到好处。特别是清代乾隆年代的玉雕,有着明显的特色,在巧作、浮雕及镂雕的技法上达到了鬼斧神工之境。于是“乾隆工”就是用料考究、精雕细琢、不惜工本的代名词。贴上“乾隆工”标签的玉器在中外收藏家眼中,都被视做代表一代玉雕艺术的精华,被视为上品。
在北京爱家国际收藏品交流市场销售古玉器的老板王森田,总是拿着相机给他搜集来的玉器拍照,然后自己鉴定。十几年与玉的接触中他也有疑问,“玩高古玉的人还少,而且懂它的人更少,所以它的价格也不高。明清玉相对门槛低一些,而乾隆玉的认可度高,炒作厉害,致使大量现代玉器冒充其中。现在随便一块玉都说是乾隆玉,假的太多。我有一个疑问就是民国玉哪去了?民国和清朝的制作工艺相同,在鉴定上也不好区分。虽然民国时期战乱频繁使得玉器的制作数量大大减少,很多玉器在战火中无法保存下来,但是一定会有部分留下。还有就是现代玉去仿制明清玉的情况也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