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炎和他的紫泥公社
发布时间 2015-08-10 浏览 51039 次
节”,吸引了京城众多喜爱和关注紫砂的人士参与其中。最近,赵炎还和媒体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定期推出宜兴紫砂历史上的经典之作、当今的名人名作、崭露头角的新人新作,隐于民间的实力派制壶人的扛鼎之作。总之,为了让“紫泥公社”声名鹊起,他是脑勤、嘴勤、手勤、腿勤,一刻不停。

为了紫砂,赵炎还有许多目标去孜孜以求。比如说,北京的紫砂艺术节要坚持每年一次办下去,他想邀请一批著名的书画家到宜兴,筹划“印象中国——宜兴卷”的书画活动,他还想出版新中国成立后的宜兴紫砂七位老艺人的紫砂艺术生平丛书,他还想以紫泥公社杯冠名,在宜兴组织制壶手工技艺大赛……不断从文化层面、时代需求去挖掘紫砂历史,培育紫砂新人,参与创造宜兴紫砂的未来。

这些,已远远走出了一个壶商所做的事情,毋庸讳言,赵炎是一个商人,不管是北京紫砂艺术馆、山东淄博的艺术馆,还是紫泥公社的运作,都需要钱来支撑维持。我从来不贬低商家在发展紫砂中所起的作用,这也是几百年宜兴紫砂走向市场不可或缺的条件,但愿赵炎能抓住机遇,与紫砂人共生共融,在致富紫砂人的同时,自己也富足起来,否则,这些美好的目标无法实现。

改革开放以来,富民紫砂已是不争的事实,文化紫砂已形成共识,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诚信紫砂,这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但这条路非走不可,传统工艺品如果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就会被打垮,而不讲诚信的行业将会不打自垮,衷心希望赵炎和他的紫泥公社,能和宜兴的紫砂业者同舟共济,携手发展。

从文人紫砂到国人紫砂的推动者

自与紫砂结缘,十几年,赵炎的世界里再也离不开紫砂。把玩紫砂,收藏好壶,拜访名家,白天无数个奔波,梦里无数个萦回,他的脚步、他的思想几乎完全被紫砂占据,赵炎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紫砂人。

2008年,全国巡展活动“丹青妙手绘紫砂”,北京、天津、哈尔滨、沈阳、秦皇岛、青岛、宜兴、上海、广州、香港和台北,一时间国人纷纷说紫砂,赵炎身体力行了从文人紫砂到国人紫砂的努力,可谓是史上未有的国人欣赏紫砂壶胜景。

2009年,“荆溪陶苑品六家”紫砂盛事,让中国画坛名家与紫砂艺术大师再度齐手话紫砂,携手社会大众上了一堂生动紫砂文化课。

2009年夏天,“紫泥公社”成立,成为北京最大的紫砂艺术馆。自从京城有了紫砂艺术馆,每月的定期讲座,紫砂人与社会大众的活动交流,北京十大茗壶评比,赛壶、品茶活动,北京空气弥漫的紫砂文化气韵便愈来愈浓。

是琉璃厂的古文化气息成就了北京紫砂艺术馆,还是紫砂艺术馆惠添了琉璃厂的文化光晕,答案已经明明白白写进了馆里。

门前潺潺的

流水,清雅中在诉说着生命之源, 彰显着主人“上善若水”的道家哲学。走进屋子,仿佛走进了紫砂的艺术殿堂。满目望去,皆是精品,徐汉棠的“冰纹石瓢”、蒋蓉的“荷叶青蛙”、鲍志强的“三阳开泰”、汪寅仙的西瓜壶、王寅春的方器……或规矩方圆,或大方隽永,或朴茂内敛,或细柔空透。“大师风采”、“名家名作”、“力量中坚”、“大家之家”、“十二之星”、“丹青妙手”、“荆溪陶苑”,这里几乎云集了当代所有的名家之作。

宜兴紫砂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稀有精品。“我把宜兴紫砂搬到了北京,还要把紫砂文化带给全世界。”馆长赵炎笑着说,脸上写满了自豪。“每一把壶都是有生命的,读懂它,就会喜欢它。”

举办展览、组织宣传、学术交流,编辑紫砂典籍,举办北京紫砂艺术节,赵炎的每一步努力都可以当之无愧地写进紫砂的历史。2010年至今,两届北京紫砂艺术节的成功举办,当代大师精品紫砂展,紫砂、书画、茶文化与国人齐分享共交流,紫砂文化在北京揭开了新的篇章。

“紫砂是集实用、玩赏、珍藏于一体的艺术品。沏一壶茶,把玩一把壶,带给人的是极大的身心愉悦。身心愉悦放松了,人才能有一种宁静的心和纯净的心。中国的文化需要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传承,紫砂走进我们的生活,才能得到真正传承,读懂了紫砂,就读懂了中国文化的‘宁静以致远’的意境。如果人人手中一把壶,也在一定层面上彰显了中国的和谐盛世。”赵炎说。

1  2  3  4  5  6  7  8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