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学的三种般若
发布时间 2010-04-04 浏览 50968 次
智度论说:「从初发心求一切种智,于其中间,知诸法实相慧,是名般若。」其性本空,实无有相知这无相,便是大乘平等的空慧。菩萨知这空慧,加以观照,而发大慈悲心,起大方便用,自行化他,就是观照般若。所以这观照般若,是悲智和融的般若,既非凡夫利害参半的俗慧,亦非外道徒劳无果的邪慧,更非小乘沈空滞寂的偏慧,而是大乘菩萨观照诸法空相而起的大悲方便的利生济物的妙慧。大智度论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就是指观照般若,是从般若毕竟空的实智中所起的权智。权智,是从真出俗,庄严佛土,成就众生的殊胜作用。
    第三实相般若:是指法界诸法如实的本相,换句话说,就是人生的真谛,宇宙的理性。能从观照般若的修持,证悟这人生宇宙的真实智慧,呼之为佛;迷此不知谓之凡夫。大智度论说:「般若者,即一切诸法实相,不可破,不可坏。」这就是说的实相般若,因这般若是契证诸法实相的本体,这本体的理性,常住不灭,法尔本然,牢不可破。般若心经说:「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而生佛的悬隔,仅在迷悟之间而已。

    从文字般若而引发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而契证实相般若,是人生修学佛位的次序;因文字般若属闻慧,观照般若属思慧,实相般若属修慧。由闻法而运思,而修证,成了自然次第的学佛程序。
    三种般若,以观照为中心的主力,因观照是因,实相是果,文字则为初心的方便;如无观照的力行,则文字固然成了戏论,即实相亦空有其名,难以达到究竟目的佛果。
 

     14.jpg

1  2  3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