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古董家具的价值标准
下一主题:七招让你成鉴别老家具
第十三招:老料新作
最近在古旧家具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木纹开裂、蒙尘包垢、灰头土脸的“老家具”,这些老家具,从外形色泽上看,确实有一种历经岁月磨蚀的感觉。不明底细的购买者,一看到这些古里古气的“古董家具”,往往会毫不犹豫出资买下,实不知却掉进了一些卖家设进的圈套里。这种老家具,其实是用老房子里的建筑材料拼做而成的。近年来,随着全国各地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老旧城区里的平房院落面临着铲除拆毁的命运,中国老式建筑都是采用木架构的形式,这些平房院落建筑物的柁梁、立柱、门窗、隔扇、内饰等多为木制,特别是这些历经几个世纪风雨沧桑的老式建筑物的柁梁、立柱中不乏优质木材制成者,这些优质柜材均为年深日久的整材大料,且又价格低廉,自然成了一些古旧家具厂商青睐的对象,他们大量低价收购这些采用厚拙的老木料制成的栋材梁柱,拉回工厂,经过拆锯改装,做成“老家具”,推到市场,在面对购买者时,较负责任的厂家会如实告知对方销售的是老料新作的仿古家具,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专事作假者则把这些采用建筑老料拼凑而成的“老家具”当作流传有绪的传世古家具出售,要价不菲,蒙蔽消费者。
综上所述可知家具作伪的鉴别并非无章可循,而是有着一定的规律性。无论作伪家具的伎俩多么“高超”,只要认真观察,总能找到蛛丝马迹。本文所论述的观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其他专家学者的经验并结合自己多年的实践而得出的,但这里所概括的只是家具鉴定中的一个侧面,仅凭这只言片语很难把中国古代家具艺术的丰富真谛阐明详尽,在这方面将来还要做更多的努力。
家具辩识是雅事趣事,有学问有意义之事,家具在辨赏过程中所积累的知识不是一朝一夕而成,而是需要漫长的求知过程,诚所谓“积晦明风雨之勤”,集腋成裘,聚沙成塔,才能领悟到中国古典家具艺术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