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转投邮币卡 文交所再度喧嚣
发布时间 2015-09-04 浏览 50751 次
的出现给文交所带来了新的机遇。

  2011年起文交所可谓风头强劲,比如在天津文交所中以艺术品份额上市的《黄河咆哮》、《燕塞秋》涨幅高达17倍,前者市值甚至突破亿元。但是,这种类证券化的交易模式严重脱离了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其中的风险系数也骤然提升。随着2012年初国务院38号文件的颁布,文交所的这场短暂疯狂最终戛然而止。正如华章东信文化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彭中天所提到的,“文交所行业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不断摸索,尤其是在对文交所的理论、模式和产品研究等没有到位的格局下,文交行业的发展是不利的,试错成本非常大”。

  38号文中的“5个不得”一直被视做文交所的政策红线,尤其是“不得将任何权益拆分为均等份额公开发行,不得采取集中竞价、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的规定让很多文交所都迷失了方向,直至邮币卡电子盘的出现才打破了文交所三年多的沉寂。

  缺乏监管

  邮币卡交易风险巨大

  今年5月底股市暴跌,邮币卡电子盘也随之跳水,不少高位入场的买家大呼不妙。目前市场有所回升,但像之前的那种牛市已经难以再现。有专家指出,“邮币卡是一种实物现货,抗风险能力很强,跌到现货价格之后基本都会触底反弹”。但现实问题是,不少电子盘的价格已经远远超过实际价值,在超涨之时盲目入场无异于刀头舐血。

  文交所邮币卡电子盘集中上线,也不乏一些小的交易所有投机心理。国家对于文交所的牌照审批比较严格,但后续的监管责任却并不清晰。据了解,有的交易中心并不是文交所直营,而是由运营公司买断或者租赁牌照来做,目的就是盈利或套现,需要区别对待。

  除此之外,交易平台的风控体系显得尤为重要,不管是成交买卖,还是打新持有,都需要有一套严格的交易规则。为规避风险,中俄文交所采用了3个交易所牌照来支持邮币卡的运作,而且是交易所直营。在王秋华看来,邮币卡主要通过邮币卡本身价值、推广力度和认知的增加来实现升值,是建立在良性的基础之上,不会出现爆炸性的增长或下跌。与传统市场相比,电子盘上的邮币卡品种基本都是精品,比线下邮币卡的品相要好很多,有更多的竞争优势。

  有专家表示,要围绕特定的文化行业进行组合金融服务,如果不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文交所的业态还是落后的,如果没有文化金融工具的政策保障,创新就容易被捆住手脚。其实,从邮币卡电子盘可以衍生到很多的品类,尤其是相对标准化的门类,这种模式也许能给传统行业带来一些超乎想象的增长。但对于行业而言,文交所一拥而上都在做邮币卡,说明文交所依旧存在单一产品模式的局限。有业内人士指出,邮币卡电子盘只是一种“擦边球”,从政策层面来说仍然是有风险的,并不是文交所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未来还需要有更多的创新尝试。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