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三四十年代油画家的市
下一主题:短线操作是造成书画市
四、近现代书画鉴定体系上的混乱无序
中国的书画鉴定,一直都是专家目鉴为主。特别是近现代书画的鉴定不像古代书画那样,还可以辅以对纸墨、装裱材料、传承记载的鉴定来验证真伪。而高科技条件下的电脑扫描技术所复制的画家款识印章更是足以乱真。最让人无所适从的是,这种完全依赖专家眼力的鉴定方法,会因人们的认知不同而产生歧见。常常是同一件作品,不同的专家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像几年前那件闹得沸沸扬扬的张大千画。一南一北两位顶尖国家级鉴定专家,看真看赝,水火不容。又如那件已被公安部门侦破,大白于天下的“石鲁假画案”,也有一些国家级鉴定专家曾将其认为“真迹”。而且,随着一些德艺双馨的老一辈书画鉴定家的相继离世,近现代书画鉴定即将进入群雄并立,缺乏权威的“战国时代”。在这样一个缺乏社会共识的鉴定体系中,收藏者又能相信谁呢?他能成功买到书画真迹达到保值、增值目的的机率又有多少呢?
以上这些影响近现代书画投资风险的潜在因素均非人为炒作所致,而是与中国书画的固有特征有关。当书画的投资功能尚不明显时,它对市场的影响并不突出,也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业界对此也讳莫如深。但是在书画市场攀升到一定高度,它带来的市场风险就会日益显现。因此,增加对这些潜在风险的认知,增强投资理性,防范规避风险,对于那些已经入市或打算入市的收藏者、投资人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书画市场的管理层和利益相关者应该关注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