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银木:我只收小名好壶
发布时间 2015-09-20 浏览 46180 次
成之后自立门户。朱先生认为,他们才是紫砂收藏者投资的潜力股。紫砂创作,是艺术家心灵和匠人手艺相结合的一门综合艺术。作为一门手艺,年龄便是资本。二十到四十五岁是创作的最佳年龄。这时,思想开阔、思维活跃,可以说心明眼亮,眼到手到。这些人的技艺与那些所谓高工大师相比,毫不逊色,且年富力强,正是精力和创造力最旺盛的好年龄,大有发展空间。

朱先生举了一例:顾景舟一把玉露壶在今年春拍中以943万元高价成交。此壶创作于1943年,那时二十八岁的顾景舟不也还是无名之辈吗?朱先生有一个心得:收藏不是盲目追捧名人,而是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从发现中得到乐趣。收藏也不是单纯占有别人的劳动,而是分享创作者成长的喜悦。他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花八千元买下一把鲍志强的龙香提梁壶。那时鲍志强还只是一个市级技工,如今已成为国家级陶瓷艺术大师。这把壶也跟着身价倍增了。朱先生并不打算拿这把壶去换钱。看着它,如同看到一个平凡人成长为大师的足迹,更坚信了自己的眼光,心里美滋滋的。

事实上,朱先生曾在宜兴学徒,深知做壶之艰辛。后来几十年收藏老壶,也明白落款的意义。许多年后,人已作古,那壶便是生命的延续。因此,他总四处游说那些青年手艺人,不要只顾眼前小利,代工不是在出卖自己吗?人活一世总要留下点什么。那个小小的落款,是做

壶人的荣誉,做好自己的壶,就是维护自己的荣誉。谈文贤说的好:只有小名,只做好壶。

目前紫砂界代工之风越演越烈,面对那些屈居幕后的代工者,朱先生想问一句:代工的你如同一个木偶,大师在后面牵着你劳作,你自己在哪里?

他更想劝告众藏家:壶之妙在气度不在出身。练好内功,练好眼力,切莫认款不认壶。

1  2  3  4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