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瓷作品和书画作品相比,有人做也有天成,这恰恰突显了它的趣味。这种趣味天成带来的快感和冲击力在一瞬间是大于在宣纸上绘画所带来的感触的。加入到瓷画艺术创作中来,一扫传统工匠艺人画瓷的俗气。当代书画名家在景德镇制作的素胎器物上,把釉土当纸墨创作,犹如在宣纸上作画一样的感觉,追求一种大气磅礴的中国画味道,并融于书画家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后经窑中施釉等十几道工序之后,在气窑内高达1480摄氏度的高温连续烧制11小时,才能变成美丽、明亮、纯正的青花瓷颜色。由于胎质、釉质、温度等诸多条件影响,出窑后瓷器的精品率只有30%左右,所以一件完美无缺的瓷器艺术品自古亦是来之不易的,工艺的复杂也增添了它珍贵的存世价值。
“名家画瓷”无疑掀起了中国瓷器艺术的新风,突显增添了瓷艺品的魅力和内涵。各类名家已是在相应艺术领域取得显著成绩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本来就是极少数的精英群体,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就已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审美特征和发展印记,在这些人通过创作提升瓷器艺术品审美价值的同时,对于自身也是一种有难度的挑战。瓷艺画不同于平面创作,特别是瓷器是圆的,十分强调追求立体感,在绘画中要格外注重绘画的连续性和立体表现,因为每个面看都要漂亮。因此,需要进行大胆创造,在绘画构图上和装饰效果上,要有一些新的构思才行,并经过多次尝试,才能求得瓷艺画与瓷器的完美结合。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李延声说道:书画家比较有创意,而陶艺家本身是单独地在陶瓷语言上寻找灵感。任何艺术门类都有它的特长和局限性,要做的是把他们各自的特长发挥到极致。
如今,书画领域已在艺术市场的交易中占有显要份额,每季的拍卖市场交易额更是屡创新高,而名家创作的瓷画艺术则刚刚进入投资者和收藏家的视野。画家画瓷专场也才是近几年才出现在拍卖中,由于兴起时间短、大众认知度有限,故市场还尚未成熟烫手,价格也大多处于比较合理、理性的增长阶段,同时存在着巨大的升值空间。实践也在向世人证明,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国陶瓷绘画,利用成熟的颜料与材料的科技进步,几乎可以容纳当代国际所有美术形式的绘画表达,不仅如此,更是具备
了其他媒介难以想象的美学浪漫和神奇。四海传文华,九州尽芬芳,相信名家画瓷,定会成为这个世纪一番佳话。
近几年拍卖场的新宠———中国书画家画瓷拍卖专场,每次亮相都有不俗的战绩,无论是从成交额,还是成交率,都次次刷新着瓷画作的拍卖历史。早在2008年,著名画家范曾的“老子演义青花画缸”就以134万余元成交;2009年王锡良粉彩《黄山四千仞》瓷板拍出了782万元;而在今年5月的嘉德拍卖中,王大凡《禹王治水图》粉彩瓷板更是拍出了920万元的高价。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如王镛、龙瑞、彭先诚、方骏、朱新建、朱道平、江宏伟、徐乐乐、霍春阳(微博)、邓林、韩羽、张桂铭的画瓷作品都以高价悉数成交。
“名家瓷画作品带来的冲击显然具有更高的文化属性,这个潮流的出现,对于当代中国陶瓷创作十分重要。换一个角度,任何一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包容、大智慧、不狭隘,都是产生伟大作品的基础。因此,名家瓷画与当代传统陶瓷创作领域所出现的新文化撞击,是一个极具观察价值的现象,如果这种冲击可以为中国当代陶瓷带来新的格局变化,那么,这也将是中国当代陶瓷艺术发展史上最值得书写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