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赏石实践经验,线可以勾勒出石体的外缘,表明状似物象的外形轮廓,显示状似物象内外部的结构,确定状似物象的体积、面积、空间、位置;线可以透视状似物之间的穿插、变化和组合关系;线可以通过粗细浓淡、刚柔虚实等变化,反映出石体不同的质感和量感。中国传统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具有“瘦、透、漏、皱”的造型特征,其整体或局部的构造中,无不包含着曲线美的因素。这种具有阴柔之美的自然造型,千百年来,造就出一代又一代富有审美情感的赏石藏石家。近几年来,随着广西柳州奇石的不断开发和广泛传播,这些新石种赋予当代人新的赏石理念,如彩陶石、大化石、摩尔石等水冲石类的佼佼者。无论形态端正、古拙质朴,还是多变多幻、如雕似塑,都有赖于线条在石体中惟妙惟肖地穿插组合,并与石上的绚丽色彩融合在一起,产生“形、质、色、纹”俱佳的视觉艺术效果,美轮美奂,全息律动,透发出类似西方绘画、雕塑艺术中的激情之美、张扬之美。
平面图纹石一般由点、线、面,至少由线与面构成画意,这是表现类绘画艺术的基本形式,赏石者可以通过自己联想和想像的组合,沿着线的流动轨迹,“创造”出某个具体状似物象。立体象形石具有三维空间,如果从石体构造上将点、线、面孤立起来,则形不成具体的状似物象。只有将点、线、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由线条贯穿引导,这样才会产生类雕塑视觉艺术效果。
客观地讲,观赏石中的各种线条实际并不明确,这些抽象线纹实为欣赏者与玩石之间互动的结果。当我们在欣赏一件山形石时,往往会发现石表上的天然纹理酷似山水画中的某种皴法。其实,山水画中的皴法恰恰是古代画家们从大自然山体的石表纹理中受到线条启示的。当我们欣赏到一件立体具象石时,往往会将状似物象外形轮廓和凸起石表与雕塑艺术品的“影像”和“组织突出点”联系起来。虽说所有的线纹均无明确性,却能以它的匀整、流动、回环、曲折,反映出物象的形态和神韵,使赏石者对“无状之状”、“无象之象”的玩石产生审美愉悦。
正是石头中存在着各种线纹,并被赏石者用以“塑造”各种形象,从而证明了线条具有偏重精神和心理的启示作用。这种以线构造自然美的基本形式因素,对人的审美和视觉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在人们长期的赏石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使赏石者逐渐培养起赏石的线条意识,成为创造自然美的动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