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他一口气订下了十几件安溪铁观音,安溪茶厂员工亲手用木箱子一件件包装起来,并用铁钉加固封好,当时封这个木箱总共需要40多个铁钉。
这些茶,就这样跟着何先生一起回到了马来西亚。据说,何先生将这些茶视为“初恋”,每回想起这段经历,都会让他感到特别开心。
如今,记者见到这件意义非凡的铁观音茶叶时,木箱子上还清晰地印着“福建乌龙茶铁观音”“净重20公斤”“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等字样。
【几场偶遇】
钟爱安溪铁观音的大马茶商 用真心购得几件“老铁”
生长于福建的马来西亚茶商陈丽华也是个爱茶之人,对安溪铁观音有别样的亲切感。
“茶叶是我们与家乡联系在一起的纽带,在我们思念家乡的时候,喝一杯来自家乡的茶,让家乡茶叶的味道唤醒我们的思乡之情。”在她看来,安溪铁观音之于她,每喝下一口,都是浓浓的乡情。
作为与华侨何先生交好的茶友,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与这批铁观音相遇。经多次努力,陈丽华从何先生手中购得几件这款铁观音老茶。
她把“丝路之茶”带回安溪娘家
他赶赴厦门,再续“海丝”茶缘
陈丽华心里有个愿望:“铁观音老茶历久弥香,我要把它带回福建、带回安溪,让漂洋过海20多年的铁观音回娘家看看,让家乡人们了解海外华侨对故土的一片深情。”
于是,在前不久举办的第六届安溪茶博会上,陈丽华就带着这件“海归”安溪铁观音,在茶博会海丝主题馆中展出,有茶友笑称这茶是“丝路之茶”。
而当日在安溪茶博会上展出时,该铁观音老茶古朴的包装、熟悉的韵味也引起了三和茶业董事长吴荣山的关注。经过一番交流,他决定出资买下这件“老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爱茶人开始在寻找老茶的味道。这次在展会上看到这些铁观音老茶,作为老茶人,我很想知道经过二十几年的岁月,它会是什么味道,对比、回味现在与过去铁观音的韵味。”吴荣山说,“三和茶业希望在复兴‘中国茶·中国梦’中有所担当。”
安溪茶博会于10月13日结束,而这几件“老铁”也随着陈丽华一起到往厦门2015茶业博览会参展。为此,吴荣山和安溪县茶叶协会会长谢志攀、安溪县农茶局长蔡建明等爱茶人,又一道奔赴厦门“追茶”。
“老铁”被接回安溪茶博物馆
10月底有望开箱品鉴
在厦门展会现场,这些爱茶人一起品鉴了这泡在海外飘荡了26年的“老铁”,茶叶包装上清晰写着安溪尧阳南岩产品。安溪县农业与茶果局局长蔡建明介绍,这泡铁观音外形似“蜻蜓头、青蛙腿”,是安溪铁观音经过包揉、揉捻等传统制作工序后,形成的比较显著的外形特征之一。
随后,吴荣山把这几件“老铁”带到位于安溪的三和创意茶文化博物馆入馆封存,让20多年前出口的铁观音得以完整回到故乡安溪。据了解,这箱铁观音将于今年10月底开箱品鉴,届时将由公证人员在场见证开箱、抽样验证,并分堆小份公证封存在标记有“三和老铁”的容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