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此次大会改在这里举办。而且富平陶艺村目前是国际陶艺家协会在中国的唯一会员单位。眼下,富平陶艺村已建成了造型各异、规模可观的各国现代陶艺博物馆14个和一座国际陶艺文献中心在内的庞大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共展出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陶艺家的作品6000余件,作品90%是陶艺家在富平利用当地材料,现场构思创作的,收藏陶艺文献杂志47种1500余册,成为反映世界现代陶艺界最新创作及研究成果的前沿阵地,这里成为陶艺家们创作的“天堂”。
在富平陶艺村,聚集了来自世界不同角落的为陶土所感动的艺术家,把全然不同的文化和个性感受融入到自己特有的创作方式和材料中,一件件精彩纷呈的作品充分展现了陶艺的传统与现代、包容与厚重。前国际陶协主席托尼弗兰克斯在来到陶艺村后,惊叹之余欣然写下了“回到了富平陶艺天堂”的感言,现任国际陶协主席珍妮曼斯菲尔德已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富平命名为“现代陶艺之都”。
这里已成为国际陶艺杂志主编协会的永久会址。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已成为世界陶艺界的亮点,而富平陶艺村也已经成为“天下陶艺第一村”。
传承开发 陕西陶瓷艺术将华彩重绽
耀州窑唐代创始于黄堡镇,历经五代发展,宋达到鼎盛,但是黄堡的窑火仅仅烧了八百年的时间,就戛然而止了。
倒是其东边的陈炉窑“炉火千年不绝”,成为耀州窑一脉单传的窑场。在其1300多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陈炉窑的制瓷技艺和规模已超过同期耀州窑,一跃成为西北地区的瓷业基地和最大烧造区。明清时期,陈炉镇的陶瓷业达到其发展史上的最高峰,炉火昼夜不熄。有“炉山不夜”之称。最终替代了耀州窑,被誉为“东方古瓷镇”的活化石。1977年,陈炉陶瓷仿制耀州青瓷又获得成功,使得失传已久的北宋耀州窑青瓷重放异彩。
为更好保护传承制瓷文化,2006年5月,陈炉窑址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同年,耀州窑陶瓷烧制技艺也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3月7日,耀州窑产地陈炉挂牌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成为我省目前唯一获此殊荣的古镇。当天,国内环境、建筑、文化、考古、旅游等专业的20多名院士、专家亲赴铜川,参加中国陈炉古镇旅游规划发展论坛,为做大做强陈炉陶瓷旅游业把脉支招。
在国务院确定的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中,铜川名列9个地级市之一,可连续五年获得国家近1亿元的财力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如何利用这一重大机遇,如何利用陈炉的十大卖点,唤醒陈炉这座千年古镇,使它再现往日的光彩和神韵,保护并利用好这笔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现代创意放大文化含义
如果说以出产耀州瓷而享有盛名的耀州窑是浩瀚历史中一个遥远的有点儿神秘的亮点的话,近几年名声鹊起并迅速蜚声中外的富平陶艺村则无疑是时下陕西向世人展示自身魅力的又一奇葩。不可否认的是,经过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各方的不懈努力,无论是古老的耀州窑还是年轻的陶艺村都已经或者正在发挥着其不可取代的文化价值,但如何吸取外界的先进经验做好创意,如何利用好现代的营销手段做好推介,使其文化价值以及由此而带来的经济价值更为广泛、更为巨大,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命题。如何作答?尚需深思,尚需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