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在魏先生家里,有意思的家具还很多。比如一种高背椅,椅腿、椅座都和普通椅子一样,但高到头处的椅背,却突然在顶部伸出一个二十厘米长十几厘米宽的拐角,而且这种椅子还是配对的,一个是左边有拐角,一个是右边有拐角,“这种椅子是有壁炉的大户人家,坐壁炉边烤火用的,椅背顶部的拐角刚好能遮挡壁炉热量,保证人的脸不会因炉火旺盛而觉得发烫或被火烤伤,这也能起到保护皮肤的作用。”魏先生说,这些家具,很容易让人嗅到上海奢华的味道,“一抹午后阳光,一杯红茶,坐在老家具中间感受时间的流淌,是件很享受的事。”
20年代老家具投资价值高
魏先生是收藏家,也是生意人,灵敏的商业嗅觉让他很快就发现了上海老家具的投资价值。“二三十年代,这些中西合璧的老家具,不是人人都用得起的,比如一张2米长1米宽的桌子,它是放在客厅一角,专给主人看报纸用的,面积够大,报纸可以完全摊开,看起来方便,这样的家具只有在大资本家大买办的豪宅里才会出现。消费群小,量就小,物以稀为贵,它当然也就值钱。
当然,必须对老上海感兴趣,有老上海情结的人才会买这样的家具,不过只要他们愿意买下喜欢的东西,出手就不会小气。”魏先生告诉记者,自己家的那个矮脚椅子,是花50元钱从旧货摊收来的,当时只剩下椅架子,不懂行的人,根本不知道这是做啥用的,但自己买下之后,请了木匠师傅给整了形,补上沙发弹簧和椅面,以旧做旧之后,椅子便引来不少人的兴趣,后来他干脆开了家店,专门收上海老家具,修补之后再卖出,
“很受欢迎,罗大佑在我店里买过不少老家具,美国电影《追风筝的人》剧组也在我店里买了近10万元的家具。”据魏先生介绍,近年来“老上海”题材收藏在海内外很时兴,一些关于老上海的历史旧物,如老股票、月份牌、老地图、旧海报、香烟牌子,以及电话机、留声机、租界门牌、汽车牌照、电话号码簿等等,都成了人们对老上海怀旧的新宠。“上海老家具受欢迎,除了上海特殊时期的历史文化很吸引人这个原因外,主要还因为它升值空间大。100年以上历史的家具就算是文物了,而这些老家具,已经有七八十年历史,现在买下,再过十几二十年便是文物了,肯定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