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半丁一生擅作花卉、山水、人物、翎毛及书法、篆刻。他的花鸟画起初是承袭“海派”绘画传统,师承吴昌硕。后又涉及徐渭、石涛其笔墨得其二人润泽,容文人之大雅。在他的作品中,色彩强烈、艳丽,师古人而不模仿。他学吴昌硕,却以自己行书之长入画,用笔令动清秀,以自家面目出现。在陈半丁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大量的采用写意和双钩相结合的手法,巧拙互补,线面相参,画面对比、变化增强,潇洒地表达了自身的清隽之气。
陈半丁的山水画高雅清逸,超尘脱俗。他学石涛而不拘泥于具体形迹,只留心意,故而能得石涛艺术精神。四、五十年代陈半丁的山水画用笔深沉,墨色润华,以淡赭,花青为主调,清明洁净,凝重中透出仙逸之气,卓然自成一家。陈半丁晚年的作品,融汇贯通诸家诸法之长,以己意寄情于山水,达到了从心所欲的自由境界。陈半丁晚年境况不佳,作品中常常看出清空、放逸、归隐之寄寓。
陈半丁四体毕工,行书尤富米芾之风韵。然而其书法流传较少,所能见到的以绘画题跋为多。他的行书初学吴昌硕,三十年代后逐渐接近“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用笔流畅、多变,由碑返帖,帖书中文雅、秀逸、灵动的气息,更贴近陈半丁的气质和秉性。他晚年的书法掺入了米芾的笔意,所书所以侧锋出之,用笔流畅,形态多变,潇洒而浪漫。
陈半丁的篆刻高于他的书法,陈半丁十分自信,他曾有印一方:“印不让人”,可见此人对自己的篆刻多么自负。他1894年在上海从吴昌硕学习篆刻,颇得吴氏真传。二十、三十年代他谨遵师传,“钝刀硬入”,“冲切兼施”,“巧拙互用”,功力十分深厚。以后他上溯赵之谦,吴让之,进而探源泰、汉及战国古印,积其所长,注重章法的大疏大密和篆刻的古朴自然。所作印章,结字布局,线条劲挺,气息高古,构思奇巧,极有中国画的布白之妙。
陈半丁于山水、花卉、人物、走兽均能,尤以写意花鸟造诣最高。陈半丁作品在港台出售较多,最早在80年代初期售价仅几百元港元。1986年出售的一幅《百寿图》轴达到6500港元。1989年和1990年行情大幅度攀生。3月出售的一幅《仿石涛山水》高达4.5万港元,一幅记面《溪林雅聚图》也达到3.74万港元。1993年10月香港拍卖行推出《临石涛黄山八景图》以15万港元成交。1994年9月,北京翰海公司拍卖二幅作品《松下遗老图》(133×66cm)为4.4万元人民币,《古林高士图》(133×47cm)为4.18万元人民币。1998年北京荣宝斋拍其纸本设色《燕来红菊图》(100×50cm)成交价为1.65万元人民币。拍其纸本设色《珊瑚水仙图》(100×50cm)也以1.65万人民币成交。
近些年来,由于陈半丁的作品笔墨冼练、色彩鲜丽沉着,诗书画印比较讲究,画面清新明晰和谐,表现力丰富感人,深受广大收藏家的喜爱,市场行情看好。2000年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质部根据ISC2000标准评其作品价值:写意花鸟为51000元/平方米
作品名称
规 格(cm)
成交价(万元)
时 间
拍卖行
质地 形式
天香泛尊
香山九老
果实累累
松下遗花
松菊廷处
花 卉
山 水
99.4×33
133×67.5
135×34
133×66
134.2×67.5
135×33
110×47
3.30万港元
5.06
5.08
4.40
2.42
1.65
6.05
1993.6
1994.3
1994.11
1994.9
1995.4
1995.4
1995.5
上海朵云轩
中国嘉德
中国嘉德
北京翰海
北京翰海
四川翰雅
中国嘉德
纸 轴
纸 轴
纸 轴
纸 轴
纸 轴
纸 轴
纸 轴
岁朝清供
古木高士图
人物、山水
花 鸟
松下遗老
山 水
人物、山水
33×100
113×47
133×67.5
56×21
133×66
101.5×49.5
79.5×52
1.80
3.80
5.06
1.21
4.00
3.19
3.30
1993.12
1994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