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主题:"日期纪念钞"价格不菲
下一主题:藏家支招:藏品修复是"
更巧的是,他把早年间收藏的一对外销瓷狮子拿出来一比,竟然与关公塑像天造地设组成了一套!
在香港出版的《观音珍藏》一书中,他发现了其中一件作品,几乎与自己刚收藏的关公造像一模一样,同样的动作,同样的器型,连尺寸都几乎相等,胡须部分都有六处小洞,因为原来以马尾制成的胡须早已消逝了。再翻开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白釉》一书,其中一件类似的关公立像,为清康熙年间作品。不同的是,这两件都来自福建德化窑。
许多人一见白釉,就以为必定出自福建德化窑,可刘先生坚信自己这件关公坐像来自景德镇。
他把塑像的底部翻上来,那里呈现出几处明显的火石红,“这是景德镇瓷器独有的特征。”
景德镇白釉的颜色白中泛青,这件关公塑像便是如此;而德化窑多为奶油白,釉彩更滋润。刘先生的客厅里就摆了一件清中期的德化窑童子塑像,与这件关公塑像相比,的确有明显不同。至于为什么两处窑址会生产如此相似的瓷器?刘先生也找到了答案:明末清初一大批德化窑的师傅来到景德镇,顺便带来了福建更先进的瓷器造型技艺。
刘先生对自己捡来的“漏”特别得意,“搞收藏,要是不捡漏,就没意思了。贵东西谁不会买?关键是比眼力,比信息。只有见得东西多了,再加上系统的知识储备,才能有判断力,才能捡到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