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寞古家具无言话古今
“今夏,古家具收藏市场继续火爆,不光是成都,四川其他地区也出现了热潮。”成都收藏家协会会长王文才告诉记者,由于古家具在收藏市场中越来越稀缺,最贵的可以卖到上百万。
其实,古家具在收藏市场中升温,除开资源稀少外,更重要的是,古家具是立体的历史。收藏家曹玉明收藏古家具多年,在他眼里,古家具的每一个符号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很多人有这样一种感觉,当走进一间布置着古家具的房间时,心情也会随之放松。从那些精美的桌椅、床榻中,似乎都能感受到一种恬淡的韵味。这种韵味,实际是与几千年来积累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文化和审美基因分不开的。”曹玉明说,自从听了中国古典家具研究会副会长张德祥的这段评说后,他收藏古家具时更注重其表现的文化特色。
曹玉明认为,古家具在造型上,追求自然、文雅、不张扬,体现出秩序和稳定的“中庸”之美。即便是一张椅子,从扶手到靠背再到局部的纹饰构件,粗细变化都井然有序,并按一定的韵律逐渐变化。“在这些共性之外,各地古家具也彰显出自己本土的文化个性。”曹玉明说,古家具就像本土文化DNA,选材一般选自本地,做工、雕刻、设计在吸收各派流长后,也会融入本地的思想和艺术审美观。“看到古家具,就能感受到各地不同的文化精华。”
专家点睛
谨防“鱼目混珠”
曹玉明说,古家具市场中赝品很多,鱼龙混杂。今夏成都市场几乎有价无市。市场上声称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其中很多都是赝品。
鉴别红木家具真伪要用手触摸,凡是摸起来褪色的,重量不够的,木质纹路比较整齐划一的,都是冒牌货。而这些冒牌货由于比真货更光滑,外行摸起来还以为是好东西。近些年来,随着造假技术提升,判定赝品难度更大。其中,浙江等地的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先将杂木捣烂,破坏剖面纹理,使之凌乱自然,这样的“红木”一般人很难辨别。此外,通常所说的“明清家具”分“老货”和“新货”,老货指民国以前的,新货指民国以后的。“老货”的价值远高于“新货”,因此,也常见用“新货”冒充“老货”。判断这种“李鬼”,还是要靠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