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计划:北大生科院怎么做
发布时间 2010-04-07 浏览 52025 次
好的,但我们一定守信用:说到做到。
 
    国家求贤若渴,为了吸引高水平人才,推出“千人计划”,对于亟需发展的中国很多大学和研究机构来说,是很好的支持,虽然条件细节和操作方式还有尚需改善之处。
 
    因为各个学校(和院系)对于自身发展的判断不同、招聘人才的目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做法。
 
    北大生科院有多种招聘模式,招聘不同的优秀人才。我们的招聘,取决于我们对于北大未来的预计,和国内外大学的比较,我们的发展时期。我们对于人才需求是精而不是多。
 
    我们通过“千人计划”招聘的目标是:应聘者回国后能做出世界一流大学比较优秀正教授水平的工作。不是头衔和过去的辉煌,而是来北大后还可能做好的工作。
 
    我们将允许平稳过渡,减少对科研工作的冲击,我们也将提供和创造条件,让回国工作的人能够开展很好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对于有兴趣做行政者,我本人热切希望有人做院长。我可以做其教学副手。
 
    我们用“千人计划”主要是引进全时回国工作的教授。因为国家政策不久前说明可以有两种“千人计划”(A类9个月以上回国工作,B类2个月回国工作),而且已经通知了前几批已经通过“千人计划”的入选者。我们的应对是,对于已经入选本学院千人计划的人,如果是A类,就是全时(12个月)回国(而不是9个月),获得全力支持。如果入选者选择B类,那么学院没有经费匹配,国家的一百万将作为支持入选者回国参与学术咨询的旅费和住宿,也可以用于合理的学术和教学相关的活动,但将不给个人收入,同意这样条件的继续做,不同意的终止。B类的一百万也可以完全不用,留待入选者确定全时回国时再给。不过,如果这样的话,现在不必申请“千人计划”。今后,我们要求候选者提前明确其目的,我们基本不提名B类,而只集中提名A类。
 
    我们热忱希望对于有兴趣在中国为中国教育和科学事业工作的人们,和我们一道工作。
 

3011.jpg

 


    我以前不相信海外华人教授会做事不诚实、或者占国内的便宜。确切信息使我看到不可乐观的现实:有些人投机取巧,甚至更过分,有些单位的“千人计划”也出现问题。为了杜绝此类问题,在此明确我们不做不对的事情。我们的处理原则一视同仁,并非针对特定个人:我们绝不和候选人联合欺骗国家,承诺做不到的事情(如回国工作时间);我们将在合同中明确条文和措施防止入选者以国内的经费获得实验数据支持其在国外的实验室申请国外研究经费。
 
    一时不能下决心回国的学者,等到可以回国时,我们再商谈。
 
     完全不愿意回国工作是个人的选择,只是我们不参与补助他们。
 
     如果有些人觉得我们学院的条件苛刻(我们认为是对国家和北大负责),没有关系,因为这个世界是双向选择,他们还有很多其他地方可以去。
 
    我们欢迎其他方式参与国内工作的人,但将不用“千人计划”的模式。
 
    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发展,优秀的人才加入中国的事业,将互相激励,在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的过程中,同时得到自己的归属。
 
    博爱礼还在1925年的家信中说:“我不会成为留在美国那么好的科学家,但是我会更好地作为人成长,我将永远会是一个更好的老师,这是中国现阶段科学所需要的”。
 
    85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说:回国的教授们,可以在中国做和美国一样好的科学家,可以做一个很好的老师,一个充实的人生,这些都是中国现阶段所需要的。
 
 
    发表于2010年3月25日《北京大学校报》第1210期第三版。

3012.jpg


 
链接:http://xiaobao.pku.edu.cn/media/user/2010-03-25/show.html?fullscreen

1  2  3  4  5  6 
m.368tea.com
相关主题
茶网大全 | 茶叶论坛 | 茶叶问答
收藏文化 | 香道文化 | 沉香文化
健康问答 | 健康频道 | 茶叶导航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