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相信海外华人教授会做事不诚实、或者占国内的便宜。确切信息使我看到不可乐观的现实:有些人投机取巧,甚至更过分,有些单位的“千人计划”也出现问题。为了杜绝此类问题,在此明确我们不做不对的事情。我们的处理原则一视同仁,并非针对特定个人:我们绝不和候选人联合欺骗国家,承诺做不到的事情(如回国工作时间);我们将在合同中明确条文和措施防止入选者以国内的经费获得实验数据支持其在国外的实验室申请国外研究经费。
一时不能下决心回国的学者,等到可以回国时,我们再商谈。
完全不愿意回国工作是个人的选择,只是我们不参与补助他们。
如果有些人觉得我们学院的条件苛刻(我们认为是对国家和北大负责),没有关系,因为这个世界是双向选择,他们还有很多其他地方可以去。
我们欢迎其他方式参与国内工作的人,但将不用“千人计划”的模式。
我相信,中国一定能发展,优秀的人才加入中国的事业,将互相激励,在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的过程中,同时得到自己的归属。
博爱礼还在1925年的家信中说:“我不会成为留在美国那么好的科学家,但是我会更好地作为人成长,我将永远会是一个更好的老师,这是中国现阶段科学所需要的”。
85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说:回国的教授们,可以在中国做和美国一样好的科学家,可以做一个很好的老师,一个充实的人生,这些都是中国现阶段所需要的。
发表于2010年3月25日《北京大学校报》第1210期第三版。
链接:http://xiaobao.pku.edu.cn/media/user/2010-03-25/show.html?fullsc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