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帔也称之为横幅,为了悬挂方便,一般两侧皆有分量很轻的细轴,轴心质地多为秫秸或软木,悬挂时不致两侧下坠。横帔最长者一般不过六尺,再长者只能裱成手卷了。这种横幅两端与手卷一样,都是不出头的,由于轴心很细,大多只是用同样质地的绫子包一下。
条屏与对联的形式大体相同,只是条屏是多幅组成,可四条、六条、八条、十二条不等,而对联则只能有两条。条屏的内容可书可画,可以独立成篇,也能组成一个整体。而对联仅能是法书,书写对仗的文字。条屏与对联在装裱形式上却大体相同,主要是有轴无头,其原因是条屏需拼组悬挂,中间大多无间隙,轴头会影响每屏之间的距离;而对联幅较窄,也或有并排悬挂者,故而也无轴头。
条屏、对联的轴一般与条幅粗细所差不多,因为不设轴头,所以两端必须精心处理,通常形式是以宋锦或云锦做包头。对联分成上下联装裱悬挂始于明代中叶,再早的实物没有见到过。而条屏兴起的时间更晚,始于清初,至乾隆后最为兴盛。因此,条屏与对联的轴三百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
中堂与条幅都可以归为立轴一类。所谓立轴,就是都可以立起来悬挂的,保存时则可卷起成为一个画轴。中堂本是俗称,顾名思义,是挂在堂屋中的大幅立轴,长度和宽度都要大于一般条幅,可书可画,也可以是“福”、“寿”等大字。条幅则是现今书画中最普遍的形式。无论是中堂还是条幅,由于画幅较宽,其轴大多有伸出的头,一来手可握两端,便于舒卷;二是增加轴的分量,使整幅字画在悬挂中更有垂感。于是,轴头也就成为书画装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轴头一般为木质,可以是楠木、花梨、紫檀、鸡翅木等,也有瓷质或象牙、牛角等为之。木质的可有不同形式,如平头、圆头、凹腰头、竹节头、云纹头、如意头等等。都是在不同材质上略施工艺,以达到美观、圆润。瓷制轴头大多为青花,也少有彩釉的。象牙、牛角材料的轴头不可能太大,却是为精巧的立轴使用。
轴头虽属文玩的细微末节,却代表着一种品位与修养、审美与好尚,文玩也需要一种和谐的整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