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成品紫檀仿古家具的价往下调了,但是就是没人买。最近这些日子,又开始好卖些了,“毕竟还是紫檀太少了,以前都是官宦大户才能用。”谈到最近嘉德的那两个紫檀家具,郭先生也颇为感慨,他说在二十多年前,几万元就能买到很好的清代紫檀家具,“现在那种好东西用不着上拍卖会,底下就能卖好几百万,好一点的就能过千万。”郭先生祖籍在河北省青县,那里和大城县交界的地方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古木家具集散地,在南方则是福建的仙游和广东的新会。正是这几个地方的大宗交易,决定着紫檀、黄花梨等名贵硬木的价格走势。因为看好天津的市场,他在2003年把他的“凯华明清家具”开到了天津鼓楼。作为老一代的经营者,和新入行不久的经营者不同的是,老一代人都过手过大量的老家具,“当时都没什么钱,为了倒本,加点利润都卖了。”虽然后悔没留下点贵重的老家具,但是也赚了眼力。“我现在的工人都是老师傅,都是当初跟着我修复老家具的。”所以业内人士都认为这些老玩家眼力刁,都是上手就能跟马未都论论的。
老紫檀家具价又飙上去了,对新紫檀家具又该是个利好,但是该不该出手,还是自己拿主意,因为无论什么都是这样,一涨一跌,都会有人后悔。
相关链接
小叶紫檀,原产于印度,成长缓慢,据称需800年才能长到直径20厘米,木质油润,入水即沉。
紫檀之热,可追溯并归功于明清两代皇室。从明代起,紫檀就被皇家青睐,到处摆设陈列,于是国内紫檀被采伐殆尽,于是派人赴海外采集。至清,紫檀家具由内务府造办处督作,琳琅满目,尽显皇家气派。乾隆年间,每斤紫檀料需四两白银,加之精巧工雕,成品贵重豪华,极具收藏价值。沉稳牢靠,经久耐用,被视为镇宅之宝。